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思泉涌一颗匠心的纯粹与坚持 发表时间:2018-04-27 说起对“上海工匠”徐军的熟悉程度,我自然比不过与他朝夕相处、一起奋战的化妆组同仁。对徐军最初的印象,源于他在馆内“大师”的雅号。一开始我有点惊讶,为什么不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后来才洞悉其中原因。一是因为他的防腐整容技术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二是因为他经常给业内的年轻人开小灶,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倾囊相授。是故,单位里的年轻人平时都喜欢冠以“徐大师”称呼他。久而久之,徐军的名字却反而越来越少有人提及。 更深入了解徐军,还是在我加入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之后。草创期间,一切都是未知,一切皆是艰难。工作室设置、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创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创新成果申报……但在徐军的带头下,难题逐一化解,而他在工作室建立过程中所体现的专注和认真程度,让我肃然起敬。职业无贵贱,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匠人”。但同是匠人,手艺有高低,格局有高下。匠者,分匠气与匠心。前者意味着机械、重复、固执和守旧,后者则意味着执着、专注、完美和情怀;前者重斧凿之气,后者浑然天成;前者重技术,后者重技艺;前者做产品,后者出作品。 取法匠气,只能是个亦步亦趋的技工。就遗体化妆工作而言,多成“化妆工”,“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取法匠心,才有可能成为“巨匠”,才有可能成为“大师”,比方说徐军,他开创全新的遗体处理方法和殡殓服务模式,满足时代新需求,匠心独运,让自己的工作达到一种审美境界。 是故,大师,当怀一颗匠心。 匠心,是一颗纯粹的心。 匠心就是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始终如一,初心不改。在和徐军攀谈的时候,他对自己做学徒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学习防腐化妆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其中的门道之深、学问之复杂。我完全被吸引住了,只想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它。”徐军秉持“一生只做一件事”,永远记得为了什么而出发,执着而纯粹。 对于徐军而言,匠心就是一颗纯粹的服务之心,并一以贯之。他始终秉持“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安心”的初心,本色不改,在喧嚣中独守一片平淡,在繁华中坚持一份简单。他的内心疆域清澈澄明,栖息着一颗晶莹宁静的灵魂,有着非凡的穿透力。 持一颗初心,念兹在兹,何曾或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匠心自得为高。作为工匠,最典型的气质,是追求完美和极致,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执着努力,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只为给逝者种上260根眉。常人难以理解的震撼背后,却隐藏着徐军专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咫尺匠心难。与众不同者,在诞生过程中往往是枯燥的、重复的和机械的。20年来,徐军在防腐化妆领域成果斐然,卓越的背后,是他献身于殡葬事业的那种神圣的孤独和寂静的苦行,用平静抵挡红尘喧嚣,用从容抵抗繁华诱惑,卓尔不群。 静者心多妙,宁静方能致远。静,是在平淡中积蓄力量,是一种比动更为重要的力量,经得起恒久的等待和磨砺。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悟,固不能创作;只有诗人的妙悟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其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这是朱光潜先生对艺术家的一段精妙论述。其实,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一个殡葬人若没有诗心,便难以萌发美好的为民服务理想;若没有匠心,美好的服务理念多半流于空想。惟其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才能实现殡葬工作的尽善尽美。 诗心是“致广大”,匠心是“尽精微”; 诗心是“向美而生”,匠心是“落地生根”; 诗心是为了提升境界,匠心是为了印证境界; 诗心是仰望星空,匠心是脚踏实地。 用心者成。学习徐军的“工匠精神”,当有一半诗心一半匠心,以诗心和匠心做双翼,在殡葬事业的大地上飞翔。
(宝兴殡仪馆 王罗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