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思泉涌观《红海行动》谈责任担当 发表时间:2018-03-08 如果有人问我,今年春节档电影中,最好的是哪一部?那一定非《红海行动》莫属了。这是继《战狼2》之后,国内又一部燃到爆的军事题材大作。 《红海行动》以“2015年也门撤侨”作为故事蓝本,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掌握核战原材料的恐怖分子首领还在密谋不法行动,突击队必须尽快行动的故事。 我在观影过程中,每过几分钟,就要被震惊一次。不是因为音效和画面对感官的刺激,而是影片用近乎写实的场景与画面,让观众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更实打实地展现出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英勇与无畏。 从目前一路走高的票房来看,《红海行动》无疑是成功的。然而,我认为《红海行动》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票房的成绩,而更多的在于其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内核! 无论是《战狼2》,还是《红海行动》,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键盘侠们在网上打打口水仗那么简单;我们得像冷锋那样一拳拳把敌人打趴下,得像蛟龙突击队那样一枪枪把敌人干趴下。 有人会问,我们又不是军人,怎么打?《红海行动》的舰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你可以坦白的告诉他们真相,他们都应该非常清楚军人的责任!” 这句让人们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肃然起敬的话语背后,其实包含了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作为一名殡葬人,我们的责任是什么?作为各行各业的普通成员,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即使我们能够讲清楚我们的责任,也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做不到,究其原因,就是我们不愿意牺牲。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因为我们出生在和平的国家。”这是很多人在看完《红海行动》之后跟我发出的同样感慨。国家的和平靠的是人民军队的流血牺牲。 有人或许会问,我们又不是军人,又能牺牲什么?牺牲假期时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算不算牺牲?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甘愿在艰苦条件下建设祖国,算不算牺牲?奔赴前线做好技术驰援,不舍昼夜,为逝者开展遗容修复工作,算不算牺牲? 不过有的人虽然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却仍然做不到,不愿意牺牲,也履行不了自己的责任,那还谈什么“爱国”?还谈什么“明白”? 《红海行动》中有一段剧情让我热泪盈眶。在经历激烈交火后,蛟龙突击队成功解救出人质,蛟龙突击队队长镇定地对惊魂未定的同胞说;“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回家!”简洁的话语却令人感到格外的安心。因为这是“撤侨,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念,这是大国崛起实力的强大支撑,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殷殷期盼! 作为社会的普通成员,那么,我们带什么回家? “我们带什么回家”包含了“我们能带什么回家”的问题。它检验的是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实力。这个实力不是靠喊喊口号就有了,需要我们努力拼、努力干、扛起责任、无私奉献。 如果,一道高数题就把你打趴下了,那你怎么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一篇图文推送就把你搞放弃了,那你怎么练就自己的实力?如果,一回紧急任务就让你六神无主,你凭什么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所以说,在电影看得热血沸腾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带着激情地去工作,而不是机械地干活,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让激情的底色,潜入到工作的激流中,敢干、能拼、愿意牺牲,把自己该带回家的带回家。
(宝兴团支部 王罗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