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年视角

小施参加上海职工微电影培训有感


发表时间:2016-06-29

6月22日,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市职工文体协会面向个区县局(产业)工会开展上海职工电影创作培训的活动,以下是我跟爱电影的你们分享的些许收获和体会。

图像

唯一可以共通的是情感和记忆

完成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在于拍摄技术有多好,而在于贯穿始末的情感和那唯一的记忆,那叫做情怀。年轻导演程亮老师为学员们播放了他在成长路上制作的几个微电影,如《关于上海的三个故事》、《西服店》等,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在制作这些微电影的契机和想法,通过这些影片的镜头语言以及主题的选用,告诉我们一个影片情怀的重要性。(推荐影片《东京物语》)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90版《封神榜》中武王姬发一角的扮演者张晓林老师通过自己几十年来拍电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引领我们重新认识何为电影、何为艺术。又通过与现场学员的交流和互动,让徘徊在艺术殿堂门外的我们切实地明白了“越是生活的,就越是艺术的”,也深刻理解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一名导演要推出好的电影,就要接近生活,对生活无微不至的观察;一名演员要演好角色,就要学会“去艺术痕迹的生活化表演”。(推荐影片《海街日记》)

论导演品质的重要性

在一个王家卫电影的发布会上,一名记者问他“导演最应该具备什么品质”,王导正要回答的时候,另一名记者打断了他,问道“王导,你为什么总是带着墨镜,你不觉得很没有礼貌吗”,王家卫分别作了回答,“导演最重要的品质是坚持。所以我一直坚持带着墨镜”。事实上王家卫导演眼睛不大好所以需要墨镜遮挡强光,他机智的回答彰显了一个导演的优秀品质。

在拍摄取景中,翻山越岭,铤而走险,可能只是为了捕捉树影婆娑的画面,却能提升整个影片的质感;在制片剪辑过程中,一改再改,几十次,甚至几百个次的修改画面,只为达到一个最理想的效果。

不管你是电影发烧友,还是制作微电影爱好者,只要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心,一台顺势待命的机器,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那么你就有可能开启未来微电影市场的大门。

(宝兴团支部 施佳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