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青年视角

唱一曲在路上的礼敬生命之歌


发表时间:2015-12-03

生和死是生命的两端,人们崇尚生,也重视死,但由于对死亡的忌讳和恐惧,使殡葬工人这一为生命做最终守候和关怀的崇高职业,在部分人的心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这个谈之色变的行业里,我们从来不会主动和他人握手,也不会向别人说再见,在这个行业里有太多的言语忌讳,但我们却把世俗所不理解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追求,工作中始终如一日当好生命最美的送行者,守护着生命的终点。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有这样一支车队,每辆车贴着醒目的FIS殡仪车标识和白事热线电话,每天往返于殡仪馆、社区、医院之间,承载着生命最终的路程,传递着生者临别关怀。我们是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的“一路有我”遗体接运阳光车队。2014年初,我也加入了这个神圣的职业,也成为了一名生命终点的“送行者”。

车队的接运工作是最先接触遗体的。每天有生命因为衰老、疾病、凶杀、车祸等各种原因死亡的,通过我们接运到殡仪馆。但是我们也有难言之隐,当接尸车到达某些事故现场时,人们都站得远远的,向我们指了下遗体的位置就躲开了。在社区或者路边工作时,难免会碰到一些停车难或不让停接尸车的问题,听老师傅说这种情况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是有忌讳的,但我们始终坚持用个人的委屈和真情,消融生者的悲痛,回应别人的偏见。

除了停车进门难,我们还怕遇到极端的工作环境,比如夏天,气温高,有的独居老人去世了很久没人发现,情况那就很糟糕了,虫啊、水啊,移动起来容易碎裂,有时候连法医都接受不了,但是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尽量多拿几个尸袋,把遗体收拾起来抬走。以前似乎这些情况并不多,但随着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这种独居老人在家中过世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此外,有些非正常死亡的遗体很容易造成肢体的残缺,如交通事故、跳楼轻生等,这些情况容易造成肢体的分散,我们也需要在事故现场收拢散落的肢体,面对特殊情况的我们是需要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和付出多大的勇气。我们常说: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和尊严的,尽量让他们完整地离开这个世界。

有次接运的对象是一个不满周岁的婴儿,经法医鉴定已经死亡多日了,当我和另外一位同时到达现场时,已为人父的我们在轻轻捧起这个幼小生命的时候,忍不住梗咽了,想着是什么父母如此狠心,抛弃得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么幼小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睁眼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就无奈离开世界。而我们在无声叹息中,带着对生命的敬畏护送小生命到生命的终点。

工作了近两年的时间,遇到了各种问题,也逐渐从工作中领悟到我们殡葬工人的神圣使命,接运工作体现了人性化和人文关怀。有些家属因为悲伤过度一时乱了方寸,工作现场总是突发不断,安慰和平复家属的情绪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部分,有些时候,静静地等待和陪伴也是一种安慰。当有家属因亲人的突然离世情绪波动而做出过激行为时,会在灵车起步时拉住车门,我们接运员也会及时停车,下车劝慰家属告知我们可以手扶灵车慢慢步行至小区或者医院门口送别亲人,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扶灵动作,却寄托了家属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也表达了我们对逝者的怀念和感恩之情。也有家属因不了解殡仪仪式,时常会主动向我们问询,我们也会耐心的向其说明;比如先问清是否有宗教信仰,如果是基督教是不提倡在起灵前鞠躬的,家属站立默哀以示对逝者信仰的尊重。其他传统性的家庭,接运员们起灵前会先带领家属向逝者三鞠躬以示敬意,并嘱咐家属可以在灵车起步后敲碎逝者平时用的碗和调羹,佑后人平安的简单告别仪式。

即使工作再忙,接运环境再差,我们也始终保持皮鞋锃亮,服装和外形整洁,因为不管别人怎么看,殡葬工人的形象要阳光,心态要阳光。

能够让逝者延续尊严,能使丧属得到慰藉,是我的工作格言。“这个职业是悲伤的,因为它的主题永远都是‘告别’,可也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宝贵,获得了一颗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心。”带着坚持,带着感恩,用自己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服务社会,一起礼敬生命、感恩生命、怀念生命、讴歌生命,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宝兴团支部 张定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