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韵”与“葬之礼”的融通 (2021-04-04 )

项目名称:“海之韵”与“葬之礼”的融通——上海海葬礼仪创新项目

主办单位: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

项目关键词

上海是我国近现代殡葬业的发源地,也是我国举行海葬最早、海葬遗体数量最多、海葬设备设施最健全的城市之一。然而,上海海葬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海葬仪式流程较复杂、海葬用品文化含量不高、海葬纪念手段简单等。本项目旨在通过优化海葬仪式,提升海葬服务的文化内涵,凸显海葬活动的仪式感和尊崇感。

项目概况

1991年3月至今,上海海葬工作推进30年间,共有4.7万余名市民选择海葬。从1991年的287名逝者,到2019年的5210名逝者;撒海活动船次从最初的一年2次,到2019年的一年92次,选择海葬的市民逐年增加。近年来,上海墓葬用地日趋紧张,逼近生态和环境承载力极限,不占土地、不保留骨灰的海葬亟需提升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墓葬的替代选择。

本项目旨在通过优化海葬仪式,提升海葬服务的文化内涵,凸显海葬活动的仪式感和尊崇感;通过优化撒海方式,杜绝骨灰撒海过程中的扬灰问题;通过文创思维推动海葬用品设计,优化海葬用品,强化海葬活动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推动“不保留骨灰、保留人生文化”的海葬改革得以持续化、常态化推进,以落实“绿色殡葬、人文殡葬”建设理念。

本项目完成了1套海葬仪式和1套海葬整体流程的创新,组建了1支海葬“生命关怀社工”和志愿者团队,出台了2本《服务手册》(家属版和工作人员版)和1本《海葬服务指南》,设计了2款“记·如在”手帐,制作了2款可降解容器,申请了“记如在”等3大类、15个门类商标,完成了“记如在”等11个域名的注册。此次创新项目的成果每年将服务长三角地区海葬逝者5千余人,惠及海葬逝者家属2万余人次。随着海葬影响力逐年累进,市民海葬意识的不断增强,预计未来项目成效还将进一步放大,辐射带动长三角海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过程

筹备阶段:

摸清海葬服务需求。项目组在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开展了3次调研,飞思海葬服务部提出通过海葬仪式的创新,带动海葬常态化发展。与30余位海葬者家属访谈,家属们提出了优化的建议。

梳理基本情况。项目组广泛搜集古今中外的海葬相关文献资料,开展集中阅读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归纳出海葬活动的一般规律。此外,安排人员全程跟随海葬活动,在活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2020年6月至12月:

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创新海葬仪式,二是设计生产海葬装置,三是组建海葬“生命关怀”社工和志愿者团队,四是开发海葬系列文创产品。

项目组组织召开海葬仪式创新研讨会3场,参会专家32人次;组织召开海葬机械装置与可降解海葬容器开发设计研讨会1场,参会专家9人次;召开组建海葬“生命关怀”社工和志愿者团队系列会议4场,参会39人次;组织召开海葬文创产品设计专家研讨会4场,参会专家40人次。

目前,该项目设计的海葬仪式已经进入模拟使用阶段,海葬车船票、宣传插画、海葬告知书等文创产品也已应用于海葬服务中。

案例故事

忆海如生

外婆生前的心愿就是能够海葬,回归大海。她逝世以后,我们遵从她的遗愿,为她办理了海葬。可是,我们也有一些疑虑,一是海葬能够为外婆举办像样的仪式吗?二是外婆海葬以后,我们又该怎样纪念她呢?

上海新型的海葬服务彻底打消了我们的疑虑,我们体会最深的是海葬流程的精细化、海葬服务的人性化和海葬产品的精致化。在办理海葬业务的流程中,配套有专业的海葬服务手册,并且还有一本轻薄的海葬服务指南,通过问答的形式,让我们迅速了解到海葬服务的流程,因此整个过程进行得非常顺畅。仪式过程中,当专业乐队演奏起轻柔的音乐,海葬仪式人员依次为外婆上香、献花、诵读祭文。当外婆的遗骨与美丽的花瓣一起,缓缓沉入海里的时候,海葬工作人员也和我们一起向外婆鞠躬,让我们感到外婆的生命得到了真正的尊重。海葬结束后,工作人员递给我一本“记·如在”手帐,这本手帐是海葬文创系列产品中的一项,海葬活动配套了相关的文创产品。我把外婆的照片和一些遗物都放入到了手帐中,每当思念外婆的时候,我都可以把想对她说的话写在上面。

(分享人:上海市第481次海葬 钱女士)

引入多元化社会力量为海葬活动保驾护航

上海海葬组建起了1支专业的“生命关怀社工”和志愿者团队。运用专业能力,为我们海葬工作人员以及海葬家属,编撰了《服务手册》(家属版和工作人员版)和1本《海葬服务指南》。服务手册更加明确了海葬工作的职责要求,对标服务手册,我也深知自己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增强。

我还参与了应急救护员培训,获取红十字救护员证。单位还购买了自动体外除颤仪安装在海葬活动用船上。这些措施确保我们提供更安全的海葬服务。

(分享人:上海飞思海葬服务部 李斌)

项目经验

本项目的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以系统性思维做创新。海葬葬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项目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海葬葬式创新。项目全面梳理了目前上海海葬活动的各个流程和海葬活动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海葬装置、补贴设置、空间布置,并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统筹,保证各项创新的协同性和可落地性。

根据新的海葬服务流程和内容,项目组编制了《海葬服务指南》《海葬服务手册》(家属版)《海葬服务手册》(工作人员版),确保新的海葬活动服务清晰、责任清晰、任务清晰。

根据海葬的工作安排,重塑了海葬服务的七个流程,对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分解,推出八个海葬礼仪环节,针对不同环节设计了仪式人员的串词和动作。例如针对海葬活动中的扬灰问题,重新设计了海葬服务装置与可降解海葬容器,推动海葬方式和海葬器具一体变革。

第二,以社会化思维做服务。针对目前海葬服务力量短缺,哀伤抚慰、紧急救助等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项目坚持以社会化的思维思考海葬服务,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来共同推动海葬服务品质的提升。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与上海市社工协会合作,成立专委会,推出“生命关怀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海葬市民提供专业的心理抚慰、哀伤辅导、矛盾调处、困难救助等增值服务,目前已有两支队伍举行过启动仪式,正在进一步细化合作运营的具体模式;引入红十字会组织,提升海葬服务的紧急救护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项目还探索引入慈善基金会,扩大海葬补贴的覆盖面;探索引入公证组织,保证海葬活动的公开透明。

第三,以文创的思维做产品。针对目前的海葬产品层次不高、缺乏文化内涵的痛点,本项目坚持以文创的思维做产品,提升海葬服务品质。

项目设计了两款“记·如在”手帐,这也是国内第一本殡葬主题手帐。手帐内含家风家训、家族谱系、人生对话等12个栏目,具有遗物整理、照片保存、祭祀提醒等功能。通过这样一本手帐,逝者的人生文化得以保存,家属的无限追思得以寄托,推动了海葬纪念从精神层面向物质层面转化,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逝者海葬后家属无从纪念的困局。

此外,项目组还以海葬为主题设计了2幅海葬宣传插画,并将其运用于可降解海葬容器的设计过程中,使最终设计的海葬容器能够兼具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

机构简介

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殡葬行业第一家专门研究殡葬文化的专业机构。20年来,文化所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殡葬服务、殡葬消费、殡葬文化等需求,研究殡葬行业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积极为殡葬改革出谋划策。文化所构建“小实体、大网络”机制,运用殡、学、研结合的模式,拥有一支业内外研究殡葬问题的专业队伍,涉及殡葬、艺术、绘画、文学、哲学、生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团队先后完成民政部、上海市科委等60多项课题。此外,还筹建上海殡葬博物馆,编辑出版专业殡葬文化杂志、殡葬学科丛书和殡葬年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