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9·上海篇:新突破 新发展 实现民政新跨越

发布日期:2020-01-17  

2019年,上海民政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重要讲话要求及对民政工作有关重要指示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目标任务,全市民政事业实现了新突破、新发展。

进一步夯实社会救助保障网。4月1日起,全市第23次调整低保等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160元(“十三五”以来,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为8.8%。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年均7.1%),惠及救助对象18.6万人,实现了本市社会救助的“应保尽保”。自6月份以来,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目前已累计发放3000多万元,有效促进困难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严查“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问题。加强本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居(村)委会人员近亲属享受社会救助项目的备案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管理。持续开展“帮您找到家”活动,累计帮助100名流浪乞讨人员返回家乡。

进一步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召开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下发《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增量、增能、增效的“三增”目标,对上海构建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系统谋划。注重“织密网”,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依托市政府实事项目,持之以恒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新增养老床位7202张,改造认知症老人照料床位1485张,改造89家郊区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新建83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新增88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新增217个社区老年助餐场所。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兴建集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实现街镇全覆盖。建成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180多家,以提供白天照料为主的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00家。注重“提质求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深化“医养结合”,全市有299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培训、薪酬激励等措施,全市已形成5万名护理员队伍。社区“养老顾问”实现街镇全覆盖,全市500多名顾问活跃在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面对面、有温度的政策咨询和资源对接。上线“市养老服务平台”,成为上海养老服务的线上统一门户。研究出台《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打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上海品牌。在全国率先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对所有养老机构开展日常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贴“笑/哭脸”,方便老百姓直观识别。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企业登记便利化,近三年新增421家企业,较以前企业登记总数增长了190%。将养老服务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成立了长三角养老协会联合体,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标准互通互认、养老服务政策待遇异地通关。连续举办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目前,上海养老博览会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大养老福祉产业品牌博览会。推进康复辅具器具产业发展。打造青浦区西虹桥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和南滨江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园。目前已入驻企业43家,累计营业额4.7亿。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试点,70个街镇参与,为特定人群提供租赁服务补贴。

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加强对全市社区治理的分类指导,探索分类施策治理方法,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修订出台《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强化街镇用人主体责任,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考核激励,形成完善的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机制。目前,全市共有社区工作者队伍4.8万人。全面实施“阳光村务工程”,推进村务公开信息化全覆盖。基本实现全市所有村委会的村干部开放式办公。推进条件成熟的镇转街道或析出街道,撤销五角场镇,新成立长海路街道。目前,上海有16个区,106个街道、106个镇、2个乡,居民委员会4416个和村民委员会1572个。

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贯彻落实上海科改“25条”,扶持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进一步激发行业协会商会活力。探索国际性社会组织落户上海办法,积极沟通协调国际戏剧协会登记工作。开展本市品牌社会组织选树工作,首批推出36家具有代表性和行业领军性质的社会组织。上线运行“上海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助推解决购买主体政府部门和承接主体社会组织的信息不对称、对接难等问题。强化社会组织监督管理。重新确认本市社会组织市级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明确担任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资格条件和应尽职责。根据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变化情况,及时变更相应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严格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年报、专项审计,实施以“评估、访谈、审计、查处”为主要内容的日常举措监管。落实民政部要求,开展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自查自纠工作。截至目前,发现各类问题356个,已解决问题110个。制定《上海市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暂行)》,规范本市基金会的专项基金行为,杜绝公益风险。搭建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平台。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印发《关于发挥本市社区治理和社会组织作用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社会组织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案例》。举办第九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暨公益伙伴月”系列活动。全市参与扶贫工作的社会组织191家,扶贫项目675个,投入扶贫资金10.34亿元。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组织1.7万家。

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社区政务服务。不断提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的便捷性。目前,可在线办理12个委办局的177个事项,其中33个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年受理量超过1000万人次。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首批开通了上海、苏州、杭州等14个城市的21项个人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线下专窗。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上海市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上海市婚姻登记管理工作指引》,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婚姻登记作出特别规定,填补婚姻登记政策空白。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机构改革转制过渡期间上海市消防救援人员婚姻登记工作的通知》,为全国各省市提供了上海方案。推进殡葬事业改革发展。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问题专项摸排和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集中整治互联网殡葬服务行业乱象。开通“上海市殡葬服务平台”,推行“上海市白事顾问”制度,将基本殡葬服务事项纳入全市“一网通办”平台,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推进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和平台建设。推动修订《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标识工作,累计命名“上海公益基地”超5000家,发放“公益护照”29.5万本。

长宁开展超大城市“弱有众扶”探索

长宁区构筑社会救助“四圈”防线,服务对象实现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拓展。从以低保家庭为主拓宽至包括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在内的人群,从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扩大至6%。一是首推救助顾问服务模式,服务主体实现从政府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整合发展转变。在全区范围推行“家庭救助顾问”,以“政府+专业机构”为主体,以“整合+链接+陪伴”为核心,建立分层分类的救助模式,不断提升救助精准化、专业化水平。二是积极探索建设智慧救助,服务效能实现从一般兜底向精准智能化转变。通过城市治理“智能化”有效提高兜底保障的精度。通过形成“可统计、可分析、可回溯”的精准救助“大数据”,推动困难群众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促进社会救助向智慧化发展。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服务方式实现从现金救助向现金结合服务的综合救助转变。为救助对象提供精神慰藉、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促进社会救助精细化发展。

奉贤构建“镇有院、片有所、村有点”农村养老新体系

近年来,奉贤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老小旧远”等突出问题,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第二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在今年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中,获得考核优秀单位。一是“镇有院”,夯实养老基础设施,做强养老服务机构。先后出台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养老服务美好生活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区镇两级政府重视养老机构建设,加大养老服务设施资金投入,确保完成市政府公办养老床位不低于2%,总床位不低于户籍老年人口3.5%的目标。完成农村薄弱养老机构改造。二是“片有所”,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做大社区养老服务。打造奉贤“青春里”农村养老社区。通过流转农民的闲置房屋,由村级经济合作社或第三方连锁化专业化团队统一管理,发展民宿旅游,引进创意团队入驻等,使农民从闲置房屋流转中获得收益。2019年已试点建成青村镇吴房村“青春里”,2020年将继续推进庄行镇、西渡街道“青春里”农村养老社区建设。将为老服务功能植入建设生活驿站。2019年底,全区将建成规模型生活驿站75家,微型生活驿站259家,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结对、智慧、健康等多维服务。三是“村有点”,创新互助服务模式,做实农村养老服务。全区拥有424家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实现村居全覆盖。引进第三方专业社会组织进行管理。通过开展堂长、堂主、健康大使、文娱大使等培训,制定制度规范,创建星级“四堂间”,保证活动和服务规范化、常态化、多样化。

浦东大力提升社区政务服务效能

浦东新区推进社区事务受理100%“单窗通办”,开设综合窗口,充分发挥统一受理、数据沉淀、业务协同、信息互通、数据上传、统计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功能,健全“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在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不低于窗口总数50%的要求上,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提高窗口人员“一口受理”能力,坚持能单窗就单窗,将社保、医保、民政、计生等12个部门所有事项集中在一个窗口办理,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推进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线下专窗街镇100%全覆盖,选取陆家嘴街道、张江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作为试点单位,开设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为“长三角”地区居民办理21项个人事项,包括医保、社保、档案、税务等。5月23日,张江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成功办理全市首单业务,为来自苏州的市民查询“独生子女证档案证明”。结合“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个人社区事务100%下沉至村居,实现“办事不出村居,服务就在身边”。推出“远程视频帮办”服务,在居村配齐“五件套”智能设备(高拍仪、读卡器、扫描枪、打印机、摄像头),借助“远程视频帮办”系统,通过受理中心远程办理、村居协助办理的方式实现个人社区事务延伸,为群众提供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服务。目前,全区36个街镇1293个村居“家门口”服务中心(站)可办理个人社区事务全部的212个事项。

普陀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社区工作者百日竞赛活动

普陀区开展居民区社区工作者“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百日竞赛活动。全区1827名社区工作者参赛,走访227099户居民,覆盖普陀2/3家庭。收集走访信息203886条,收集并反馈问题10890件,已解决问题9954件,解决率91.4%。形成“党建引领”“难题解析”等6个方面工作案例111个,评选出18名“百事能”学习能手、10名“社区工作者标兵”,3个优秀组织奖,社会反响良好。一是把握标准,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制定印发《普陀区关于开展“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百日竞赛活动的通知》《“四百”走访活动细则》《“四百”活动竞赛规则》,定期通报各街镇进展情况和社区工作者排名,及时总结梳理优秀做法,加强挖掘宣传典型经验。二是创新载体,多措并举,拓展深度。推出“百事能”APP,分析后台数据,重点关注问题上报和跟踪反馈,压实走访任务,营造竞赛氛围。组织专家督导团,随机回访,对走访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现场指导。“330工作法”“走访八法”“错时走访法”等工作方式应运而生,练就群众工作“传家宝”本领。三是互联互通,集聚智慧,把握关键。结合居民区“垃圾分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抓落实、补短板、破难题,让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形成“点对点发现问题、手拉手解决问题、面对面处置问题、心贴心反馈问题”工作机制,在密切党群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杨浦民政资金内控监管平台率先上线

杨浦区作为全市民政资金内控监管平台第一批试点区,2019年7月内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全区低保、重残无业人员、传统特殊救济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支援外地建设退休(职)回沪定居人员等5类人员的定期补贴全部实现区级统发,通过平台已成功发放7.1万人次,共计8611万元。实行每月2次发放,保证申请家庭当月审批当月发放。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自2018年10月起,区民政局切实履行对街道民政业务审批和资金发放环节的监管责任,培训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操作流程,熟悉平台模块。二是核查清理,修正数据。对全区历史数据开展核查清理,修正业务系统中未更新或存在问题的数据,确保救助对象姓名、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准确无误。三是明确责任,加强协同。建立分级负责制,保证救助资金在审批、拨款、发放等各环节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区民政局指导各街道每月线上发放,区财政局与相关银行明确救助资金发放时间,资金内控平台增加了自动比对校验和多环节的审核确认,所有操作系统化留痕。资金运行制度化,筑起民生“防火墙”,打造“阳光透明”的资金链。四是做细做严,强化监管。依托区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政府考核、委办局检查和街道自查相结合的三级安全网络,同时委托专业审计机构,对街道救助资金的信息录入、办事流程、资金发放等方面做全方位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基层民政资金使用的动态监控、科学监管,确保民政资金专款专用,准确、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民政对象手中,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来源:中国社会报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