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限期,事业无穷尽

2020-10-23   

       在上海,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曾经,他们在三尺讲台上育人无数,尽心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如今,他们伴着夕阳,继续在学校、小区和社会上发挥余热,用爱滋润着身边的人。

       昨天下午,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工作者“老有所为奖”揭晓。61名老教师获得殊荣。走下讲台,这些退休教师转身又踏上新的岗位,他们的“事业”仍在延续。


“当好学校的顾问是我的责任”

1024盛兰新02.jpg

       “我现在是忙并快乐着。”高级教师盛兰新从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退休后,十几年来仍然一如既往地心系教育,“作为一名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有责任当好学校的顾问和师生的朋友。”

       盛兰新连续三届被奉贤区政府聘为责任督学,多年来,她坚持进学校、进课堂,与所督学校师生真诚交流,帮助学校解决了面对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在某小学的一堂音乐课上,一名积极举手发言的小女孩引起了盛兰新的关注,小女孩不断地举手,却始终没有被点到名发言,情绪低落。课后,盛兰新主动向音乐老师了解情况,原来,这是一名智力低下的“差生”,虽然一直很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她回答问题时,要么支支吾吾讲不清楚,要么站起来半天不吭声,久而久之老师就不敢再请她了。“作为责任督学,我有责任帮助每一名学生享受到应有的权利。”于是,盛兰新先从《教育法》讲起,“法律规定,学生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智力高低,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是泥土,让他烧成瓦;是铁矿,让他百炼成钢;是金子,让他放出光彩——这是做老师的责任。”盛兰新又启发那名音乐老师换一种提问的形式:提问时是否能够为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是否可以请回答得好的同学先回答,再请她重复一遍?以此增强她的自信。

       盛兰新对责任区学校的指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在校方看来,盛老师每次都能给学校提出可行性建议。比如督导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学校没有做到专课专用,遇到下雨天,体育课就被其他课目占用。那室内的体育课应该怎么上?她建议体育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讲运动时如何进行安全防护,也可以开展一些能在室内进行的体育游戏等等。

       这些年来,盛兰新每年都要督导数十所学校,督导时,不仅要当场提出整改建议,还要字斟句酌地撰写书面意见。她还是奉贤区老园丁讲师团的成员,向青年教师宣讲师德,向家长们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几年来共宣讲了150多场,几乎遍及全区中小学。


“忙碌了一辈子,停不了”

1024茅宝珍01.jpg

       退休前,茅宝珍一直奋战在浦东周浦高级中学高三毕业班教学的第一线。退休后,她又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协助居委干部组织各种国学讲座、亲子阅读、环保教育等活动近540多场。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74岁的茅宝珍在家里坐不住了。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她一手组织起了30多位平均年龄44岁的居民组成联防联控突击队。作为负责人,她妥善安排好值班表,自己则忙碌在小区的各个防疫站点上。疫情期间,快递员不能进入小区,700多户居民的快递在小区门口堆成了山。茅宝珍和志愿者们一起搭起雨棚和铁架,根据楼号不同将快递分门别类地放置,每天两次登记处理后由小区中控室通知业主领取。她和志愿者还成了临时快递员,为有困难的居民送货上门。在她的带领下,年轻党员个个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小区居民为了感谢这支突击队,向他们送上了锦旗:优质服务进楼门,真诚奉献在小区。

       茅宝珍说,教书育人和参与公益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忙碌了一辈子,总觉得停不下来。什么都不做,就像在浪费时间。”


“我相信肯定有我能做的事”

1024杨成林03.jpg

       2009年刚退休的时候,黄浦区教育学院的教师杨成林有些失落:“不知道能做什么,有点迷茫。但我相信,肯定有我能做的事情。”于是,杨成林加入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2016年,他被选为小区业委会委员,并担任副主任工作至今。

       杨成林所在的世博家园小区约有1500多户,范围大、居民多,对业委会的要求高。上任后,杨成林和其他业委会委员一起,先对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了排摸:小区外墙的电网瘫痪了、地下车库的消防报警系统失灵了……他不知道走访了多少户居民、召开了多少次业主大会、检查了多少次小区设备。现在,小区里损坏多年的设施设备已全部更新换代。

       为了更好地服务业主,杨成林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于是,无论大事小事,都有居民打电话来。有一次,一名业主因为车窗上沾了鸟屎,一大早打电话给杨成林要求他解决。“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题,也确实有部分业主蛮不讲理,我能做的就是予以宽容。如果是业主正常的诉求,我都会尽可能帮他们解决。”

       多年来,杨成林先后被评为社区优秀共产党员、三林镇优秀党务工作者、三林镇十佳最美家庭。面对荣誉,杨成林却说:“我只不过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却给了我太多荣誉。”


“学了那么多,我总要回报社会”
1024卓思兰04.jpg

       一名好的心理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上海培明中学的年轻教师小蒋牢牢记住这句话:“既要能与学生共情,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他们,也要懂得协调各方面力量,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进行权衡”,这是来自学校退休心理教师卓思兰的经验之谈。

       两年前,从培明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卓思兰应学校之邀继续发挥余热。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琐碎而繁杂:上课、广播、出报纸、带领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她不仅做好了校内工作,还开拓了校外课程。面对新来的心理教师小蒋,卓思兰不厌其烦地向她传授工作上的经验,还会和她探讨学校心理教师与社会心理咨询师的区别在哪儿、工作的界限和自我位置在哪儿等等。

       卓思兰的带教不仅在校内,还走出了上海。2018年,卓思兰来到四川泸州智力助教。“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错,学校的硬件建设也相当好,有些学校也配备了心理咨询教师,但理念仍然比较落后。”卓思兰走访了当地的学校,校长问她“心理教师是做什么的”,心理教师也问她“我能做些什么”。“当时我就意识到,如果要在这里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普及宣传。”当天晚上,卓思兰推翻了之前的教案,熬夜备课、改稿,第二天为泸州江阳区的300多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做了知识普及讲座,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

       现在,卓思兰回到社区,又成了社区里的一名志愿者。她为社区居民提供亲子关系指导,为癌症病人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卓思兰说,自己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总想着回报给社会,“能够帮助到别人,我才感到快乐。”


“我的晚年价值就在家门外”

1024龚依琴02.jpg

       今年春节新冠疫情来袭的时候,龚依琴正在江西南昌的大姐家,和全家人一起做着过年的准备。“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想马上回上海,为社区防控做点贡献。”龚依琴是上海体育学院退管会党支部副书记、块组长,也是体院小区业委会主任。在家人的支持下,女婿连夜驾车赶到南昌,把二老接回上海。

       回到家中,龚依琴放下行李,就到社区报到,与居委干部一起商议如何做好小区防疫工作。根据安排,她负责把守小区大门,对进入小区的人员测体温、检查证件。龚依琴患有腰伤,长时间的站岗让她的老毛病又犯了,但她仍坚持继续值守,到后来实在站立不住,就坐着接待居民。后来,老伴张政代替养病的她,继续上岗为大家服务。看到龚依琴夫妇为守好小区门所付出的辛劳,小区居民无不竖起大拇指。

       其实,龚依琴的热心肠无论在学校还是社区,都是出了名了。2008年退休后,她在学校退管会担任块组长的职务,她的服务对象中有60多人就生活在体院小区里。龚依琴经常上门看望或电话问候,有的独居老教师甚至对子女说:“我和小龚住在一个小区,我很放心。”

       龚依琴热爱文体活动,作为学校退休职工文体协会副会长,她一共管理了19个协会,其中不少文体团队在市、区的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那么多支文体团队中,老年女子鼓乐队是龚依琴一手创办起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的山西鼓乐表演,给龚依琴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当时就想,我们的退休教职工能不能也成立一支鼓乐队,既丰富大家的退休生活,又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呢?”在她的动员下,体院退管会老年女子鼓乐队成立了。十多年来,鼓乐队姐妹们在龚依琴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把舞蹈融入鼓韵,推出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现在,这支鼓乐队已经推出了50多个原创的鼓乐节目,参加大小演出、公益活动百余场次。

       退休至今,龚依琴始终心系老教师、心系社区、心系公益,用她的话来说,“我的晚年价值就在家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