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坐位”只能蹲 九旬老人如厕有点难
截至发稿时,真如公园公厕改造事宜已提上日程
2025-11-27
作者:刘潇潇

近日,读者冯老先生给本报来信反映,真如公园公厕全是“蹲位”,让不少高龄晨练者望而却步。经本报联系,截至发稿时,普陀区绿容局公园管理科工作人员反馈,该公厕改造的需求已进入登记审批流程,待手续完成后,即将做相应的厕位改造。
老人“三急”有隐忧
92岁的冯老先生自从退休后,几乎每天都会去真如公园锻炼身体。近年来,随着年龄增加,腿脚也不如以前利索。由于公园内的公厕都是“蹲位”,他每次如厕会遇到难题。“蹲下去容易,站起来真难!”冯老先生无奈地表示。
记者前往真如公园了解到,该公厕距离公园正门约300米,步行大约8分钟可达。除了男女厕所,还建有一个第三卫生间。在保洁员的陪同下,记者在男厕里看到,全部7个厕位都是“蹲位”。另据了解,女厕也是7个“蹲位”,均没有坐便器。在第三卫生间内,则设置了成人和儿童坐便器各1个,配备了无障碍扶手。“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选第三卫生间较多,不过,早上7点到8点是晨练老人上厕所的高峰,会出现排队的情况,遇到老人动作缓慢一点的,大概排队5到8分钟。”值班保洁员告诉记者,会提醒他们尽量用第三卫生间,但是遇到排队时,他们也只能去普通的卫生间了。
记者在厕所内发现,除了没有“坐位”,每个厕间的无障碍扶手位置也较低,距离地面约15厘米,对于帮助久蹲的老人起身,能起到的助力作用有限。“不是我们不想用普通卫生间,是实在蹲不下去啊。”正在“第三卫生间”外排队等候的79岁叶奶奶说,自己关节炎比较严重,就怕蹲下去了起不来,宁愿排队等一等。
公厕改造已在筹备中
环卫公厕全部是“蹲位”到底符不符合要求?记者查阅后发现,目前上海适用的现行标准为2017年颁布的《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DGT08-401-2016),其中规定,“男女厕位应至少分别设置一个蹲位”,但并未明确蹲位的占比。
今年3月,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发布的“全面做好2025年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通知中,则在附件《上海市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标准及验收标准(2025年版)》中最新明确:为“避免老年人因长时间下蹲后起身困难,出现身体不适”,应配置坐便器。具体要求是,“男女厕所应至少设置一个坐便位;第三卫生间/无障碍厕间大便位应配置坐便器”。按照要求,上海今年将计划完成1000座环卫公厕适老化适幼化改造。
在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朱先生坦言,5年前,建造该公厕时是符合当时相关要求的,而且建设第三卫生间就是为了照顾老年人群。近年来,也会收到不少老年人建议,希望能增加“坐位”。他还表示,“我们会根据反映的情况,尽快调研。‘蹲’改‘坐’需要让专业施工团队看下管道、防水等方面的改造条件,可行度应该是较大的”。
普陀区绿容局公园管理科工作人员王女士则表示,真如公园公厕的这个情况会尽快登记、上报,指导公园按最新的环卫公厕建设要求做出调整。
截至发稿前,普陀区绿容局公园管理科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真如公厕改造的需求目前已进入登记审批流程,等所有手续完成后,立即做出相应的厕位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