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大楼首次开放 想进去看一眼不容易
线上预约“拼”手速,线下排队“拼”体力,70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可现场登记入场
2025-11-03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随着202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启幕,位于外滩中山东一路13号的海关大楼正式对公众开放。市民游客可通过预约,免费参观其1至3层,活动从9月底一直延续到11月28日。
此次是海关大楼近百年来首次对公众开放,活动开始至今,预约异常火爆,“一直约不上”“也太难约了!”……带着这些质疑声,记者以普通市民游客的身份,进行了实地走访。
线上:预约要拼手速“抢”到名额非常难
据了解,想要进入海关大楼参观,预约方式有线上、线下两种。线上预约是通过“黄浦规划资源”微信公众号进行的,在对话框界面依次点击“艺术季”—“参观预约”,就会跳转至预约界面。预约通道每日上午10点开放,每个微信号一次仅可预约一人,整个展期内每位观众可预约两次。
预约平台显示,周一到周五每天仅提供晚间三个时段共150人的预约名额,周六周日则从早10点开到晚9点,每天共550人的预约名额。
由于人气火爆,线上预约每天都要“秒杀”,一般10点过后一两分钟就显示“已报满”。记者连续多日守候,才成功预约到10月21日晚8点档的最后一个名额。截至发稿前,记者再次登录公众号发现,除临时闭馆日外,海关大楼11月9日(含)之前的所有时段均已约满。
线下:去商场领地图 集满6个章可直接参观
第二种获取参观名额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地图集章免预约”。根据官方发布的具体流程,每天下午1点到4点,在新世界大丸百货一层服务台,市民游客凭身份证领取免费地图,持地图前往6个指定点位打卡盖章,集齐所有印章后,可拼成一个完整图案,凭盖有完整图案的地图和身份证原件,就可免预约进入海关大楼参观。
需要注意的是,地图每日限时限量供应,且领取后只有两天的“保质期”。
提前1小时去领地图,名额已满 饿着肚子排队,“不敢喝水”
那么,线下预约是否方便?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体验。
10月23日中午12点不到,记者赶到新世界大丸百货,此时距离官方发布的开始领地图的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但一楼服务台前已排起长龙,队伍中大多是中老年人。
“今天放20个名额。”工作人员一边说着,一边将排队的围挡围了起来,12点刚过,20个名额已满。
排在最前面的林伯伯说,他十点半就来排队了,“我80岁了,从来没有进过海关大楼,很想进去看看!”爷叔表示,因为排队不能离开,他只能饿着肚子,也不敢喝水,“吃饭、上厕所这些事都要等拿到地图后再去做”。
80岁的谈阿姨和几位小姐妹在11点40分赶到,幸运地“挤”进当天的前20名。“来了这里还要站一个多小时,领到地图后还要去打卡敲章,体力上有点吃不消。”几位阿姨商量后决定,今天先去集章,等第二天再去参观。
“手机上一直预约不到,我前两天也来过商场,但来晚了,今天特地早点来。”“我是从外地赶来的,从10月初到现在,线上从来没约到过,今天特地赶来上海,来碰碰运气。”排队的几位阿姨爷叔相互交流着。
“双休日名额多一些”有人等商场开门直奔服务台
此时,仍有不少市民游客赶来排队,但已无法“入围”。服务台工作人员表示,排队情况每天都差不多,工作日名额少,一般十一二点就满额了;双休日线下名额有50个,但排队的人更多,有人等商场一开门就直奔服务台,“50个名额一会儿就满了”。
中午1点,开始发放地图。拿到地图后,记者开始了盖章之旅,一路马不停蹄,依次在新世界大丸百货、江西中路上的老大同、滇池路上的东海咖啡馆、九江路上的FTC+1咖啡馆、河南中路上的老市府大楼这5处打卡点盖章,用时半个小时。最后一个打卡点是海关大楼,可以等入场时再盖章。
工作人员提醒:70岁及以上老人可凭身份证现场登记入场
海关大楼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海关大楼的开放时间是:工作日下午6点至晚上9点,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上午10点至晚上9点。对于记者提出的“预约难”,工作人员建议,线上预约时,先把注册信息填好,可提前几分钟“守候”在手机旁,抢到名额的概率可能更高,“工作日晚间的最后一场,相对更好约一些”。
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凭身份证现场登记入场。“最好不要卡着准点到,人会比较多,我们会先放有预约码的观众入场。建议70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错时’入场。”工作人员建议。
在海关大楼里,你能看到什么?
此次是海关大楼首次对外开放,不久之后,这座落成于1927年的大楼将迎来百年大修。那么,在“一票难求”的海关大楼里,能看到些什么?
步入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中央的青铜座灯,其对应的是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理原点坐标。抬头是一片穹顶壁画,八角形藻井设计,八面各有一幅用一万多颗天然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帆影海事壁画,很是精美。一层大厅四周还设置了海关大楼记忆留存处,可以戴耳机聆听海关大楼的“前世今生”,也可以拿起话筒留下你想对海关大楼说的话。
沿着步梯上三楼,在三层电梯间及二、三层楼梯转角处,是建筑修缮展项,有海关大楼建筑模型、建筑材料与工艺展示、海关大楼年表与图纸等。三层大厅里的艺术装置、影像、图文、模型等则呈现外滩街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成果。此外,三层还有江海关XR展项,走进幕布里,数字技术与艺术美学的结合,带你沉浸式体验外滩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达了对这座建筑的情感。一位阿姨直言:“我是上海人,每次来逛外滩或经过附近,都能听到海关大楼的《东方红》报时声,以前没有机会走进大楼内部,这次终于进来了,心里特别激动。”对市民们而言,进入海关大楼不仅是看展览,更是圆了一个长久以来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