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喂饭会搀扶的护理机器人、“缓抖”智能手环……
助老黑科技将“走”进养老院
2025-09-11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可以喂饭取物、扶老人行走的半人形机器人;能一键发起微信视频通话,识别药物并朗读说明的AI眼镜;不仅能监测,还能缓解帕金森病人手抖症状的智能手环……这些助老的黑科技或已面市或将上市。近日举行的“银发科技伙伴计划”第一期加速营期间,经过多轮跨领域专家评审,从189个申报项目遴选出的15个高潜力优质项目集中亮相,这些项目将进入上海部分养老机构开展场景化落地验证,进一步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适老化AI眼镜、“护工”机器人等亮相
活动现场,一个约1.7米高的半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它有操作、轮椅两种形态,可以实现助行、喂饭、取物、互动等功能。”上海如身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齐家·养老护理机器人”采用多模态交互与双边力反馈遥操技术,在操作形态下,机器人通过手臂能帮助老人起身、翻身或搀着行走,灵活的手掌能给老人喂饭、拿东西,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倒水、扫地等。在轮椅形态下,老人就如同坐上了一辆电动轮椅,可自主控制前进、后退、转弯,还能通过呼唤“小如”或点击屏幕,实现聊天、健康监护等功能,预计明年上市,适用于家庭或养老机构。
和市场上的AI眼镜不同,深圳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I银龄眼镜专为老年群体设计。通过连线遥控终端,老人戴着眼镜能一键发起微信视频通话,遇到障碍物时,眼镜会及时提醒。此款眼镜还具备文字识别与语音播报功能,想知道什么,能直接“问”眼镜,也能自行智能识别。“比如看到药品,它会把药品信息朗读出来,方便老人用药,并能设置用药提醒。”现场的展台人员说,AI眼镜可以根据老人需求,配上老花镜、近视镜、遮光镜等不同镜片,遥控装置也分带扣式、插拔式、挂脖式等。
上海劢司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现了最新研发的智能可穿戴手部震颤监测缓解康复器具。“手环是针对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引起的震颤,对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发出低于运动阈值的微电流刺激,干预丘脑和中枢神经网络,从而减轻患者手部震颤。”工作人员解释说,手环佩戴在老人震颤较严重的手臂上,一键操作,老人可自行选择适合的模式和档位。目前,这一产品已在线上开始销售。
首期加速营收官,15个优质项目入选
去年7月,《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布,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养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高地,为构建“无处不在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6月,在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上,市科委、市民政局、闵行区政府和腾讯上海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布了“2025银发科技伙伴计划”。
计划围绕“精准响应”“数智赋能”“前沿拓界”三大方向,面向全社会征集优质解决方案,共收到来自全国的有效申报方案189个。从申报领域分布来看,“精准响应·刚需场景效能跃升”方向的产品数量占比居首,达66%。此外,除“前沿拓界·未来养老技术融合”领域因涉及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暂不要求产品上市外,“精准响应·刚需场景效能跃升”与“数智赋能·创新技术加速落地”两大方向的申报产品中,超七成完成上市销售。
经过多轮跨领域专家评审,最终遴选出了15个具有高潜力的优质项目,入围“2025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加速营名单,这些项目将进入上海养老机构开展场景化落地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