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件产品首轮“突围”,经典传统品牌“破圈”
2025上海伴手礼初选轮评测会落幕,120件产品脱颖而出进入第二轮甄选
2025-09-03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老字号上海梅林开发“利乐餐食锁鲜包”、家喻户晓的国光口琴打上了海派风情新印记……近日,由上海市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基金会主办的2025年第四期“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在静安国际中心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本月初完成初选的120件“2025上海伴手礼”入围产品。这些产品既展现了上海伴手礼的丰富多样性,也折射出当下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老字号品牌开发新产品、进军新赛道

 

  据上海市消保委介绍,2025年上海伴手礼初选于8月6日至7日举行,共吸引近200家企业、334件产品参与角逐,最终120件产品脱颖而出进入第二轮甄选。这些入围产品,成为了观察上海消费趋势的最佳窗口。

  本次评测分为食品类与文创百货类两大专场。据悉,食品类专场中共有93家企业携156件产品参与评测,最终56件产品进入第二轮。入围产品涵盖传统糕点、特色零食、养生食品等多个品类,既有屋里香、西区老大房、杏花楼等传统品牌的经典创新款,也有妙可蓝多、菌小宝等新品牌的特色产品。

  拥有9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光明肉业子品牌“上海梅林”,在1957年就推出了中国第一罐午餐肉,其“四大金刚”罐头产品曾是人人熟知的美味。然而,面对“人均每年吃的罐头不到1公斤”的中国市场,梅林瞄准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与“懒人经济”,聚焦“一人食”“便捷消费”等场景,开始向“即热餐食”赛道进军。“今年,我们携手利乐推出了国内首款搭饭系列‘利乐餐食锁鲜包’,希望解决罐头产品重、开启不方便、菜肴类产品加热时间长等痛点。”上海梅林罐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统品牌打海派烙印、布局电商直播

 

  文创百货类专场,则有106家企业的178件产品参与角逐,64件产品成功入围。产品类型包括家居用品、文创周边、美妆个护、非遗手作等,恒源祥、老凤祥、大白兔等国民品牌与上海博物馆、米哈游·原神等跨界IP联名产品均在列,展现了文创领域的多元融合。

  对于小孩来说,国光口琴几乎可以说是“人手一把”。如今,这个传统乐器品牌也找到了与本土文化的结合点。其今年参评的“上海风情系列”口琴,用激光雕印东方明珠等地标,“生肖系列”则复刻徐悲鸿《十二生肖图》,80余道工序打磨的琴身既是乐器,也是承载城市记忆与生肖文化的摆件。更关键的是,国光通过电商直播布局,在抖音平台收获4200万次热度,让“吹口琴”这一传统体验,成为年轻人记录生活、传递情感的新方式。

  2025年上海伴手礼初选轮的120件入围产品,既是上海商业与文化实力的集中展现,也勾勒出消费市场“传统焕新、跨界融合、健康实用、文化赋能”的清晰趋势。据悉,这120件入围产品将接受百万消费者点对点调查、抖音线上点赞及销量等多重考验,最终将有80件兼具品质与温度的产品入选“2025上海伴手礼”,成为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最新移动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