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开馆
探寻沪版“平原游击队”
2025-09-03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暨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近日正式揭幕。其中,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再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在上海郊区的战斗和成长轨迹。
双馆落成,传承英雄精神
奉贤烈士事迹陈列馆暨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紧邻奉贤区烈士陵园,整体建筑设计以“流芳”为理念,取自“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明万古流芳”之意。该项目总建筑面积为8366平方米,建地上1层、局部夹层和地下2层,总高(最高点)约15.5米,展厅均位于地下层。
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以时间线为轴,从土地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李主一、沈志昂等革命先驱的觉醒历程,周大根、朱刚等抗日志士的浴血奋战,陈默、何以文等解放战争英烈的牺牲奉献,蒋德昌、姚忠修等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的保家卫国壮举,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20位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勾勒出奉贤儿女追求真理、抵御外侮、迎接解放、守护和平的红色基因。
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以“尊重历史、立足上海、突出浦东、加强奉贤、兼顾其他”为布展原则,以部队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五大展厅的135件文物与沉浸式场景,再现全民族抗战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在上海郊区的战斗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淞沪支队在上海郊区开展的汇角战斗、北宋突围战、朱家店伏击战等26次重要战斗和53位淞沪支队指战员的光辉事迹。
故事感人,观众驻足长思
从交大闵行校区赶来观展的纪同学,在新四军淞沪支队陈列馆第二部分展区里停留了较长时间,该展区详细展示了部队历经的26次重要战斗。她告诉记者,自己听过这支部队的抗战故事,但对具体战史知之甚少,“今天才知道,淞沪支队在奉贤头桥曾痛击过日寇”。
纪同学所说的便是北宋突围战,展厅里以图文和视频全景呈现这次战斗。馆内解说员告诉记者,1944年3月28日拂晓,日伪军千余人偷袭北宋的新四军驻地(今奉贤区头桥街道北宋村五组),敌我力量悬殊。新四军浦东支队(淞沪支队前身)支队长朱亚民迅速下令部队兵分几路突围。突击部队由他亲自率领攻入敌阵,中队长翁阿坤率英雄中队余部掩护部队和群众突围,常备大队组织并掩护群众和后勤人员突围,另有两个区队留在北宋宅阻击西南、西北、东北三面之敌,完成任务后待机撤出归队。战斗历时3小时,毙伤敌军50余人,浦东支队带着老百姓150余人成功突围,但有20多位指战员壮烈牺牲。
在奉贤区烈士事迹陈列馆的一处玻璃展柜里,一团锈迹斑斑的铁丝是从朱刚烈士的锁骨中取出来的。朱刚原名刘惠林,出生于奉贤县泰日乡资福大队(今金汇镇资福村)。1940年3月,朱刚加入泰日守望队。1941年1月,泰日守望队集体参加了中共浦东工委领导的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一大队。1942年9月,朱刚被叛徒出卖后入狱。面对酷刑利诱,他坚贞不屈,敌人用铁丝穿其锁骨游街逼供,最终都未能得到半句口供。
据了解,百余年来,奉贤先后有四百余名革命志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国家富强献出宝贵生命。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两馆诚挚邀请市民参观,并就场馆硬件设施、接待服务与环境氛围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力求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与参观体验。
■小贴士
地址:奉贤区金钱公路3030号往南50米
时间:周一至周五,8:30至11:30(11:00停止入馆),13:30至16:30(16:00停止入馆)。后续开放时间以微信公众号“上海市奉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最新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