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甜蜜”套路多 退费遭遇“违约金”
2025-08-11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本想帮儿子找对象,在网上找了一家婚介,签了1.7万元的合同,前后见了3位姑娘,但想要见第二次,都被各种理由拒了,等我们提出终止合同,不但要支付高额违约金,而且扣除服务费后对方只退3000多元,这怎么让人接受呢?”近日,家住普陀区的王阿姨向本报反映替儿子找婚介求脱单的堵心遭遇。经本报介入协调,至发稿前,双方达成一致并已退费。

  记者从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获悉,今年上半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显示,婚介机构的种种套路和退费难依旧是投诉热点,有的婚介机构连续多月投诉量居高不下。

 

  每回只见一面就没有“第二次”

 

  年近七旬的王阿姨告诉记者,33岁的独子因工作“两点一线”,平时社交圈较窄,一直未谈恋爱。今年年初,王阿姨在手机上“刷”到一个婚介宣传视频,觉得不错,在和儿子刘先生商量后,两人去线下机构办理了服务协议。“我们先付了5000元,见了一位姑娘,但没成功,后来在5月份又签了一份1.7万元的合同,对方答应在6个月里安排介绍6位姑娘,其间还在合同外另付了3000元‘情感沟通课’的费用。”王阿姨说,儿子对待每次相亲都挺认真,先后见了3位姑娘,但每回见了一面就没了第二次。

  “去问了回复,拒绝的理由是各种各样,这让儿子没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王阿姨表示,他们和婚介机构提出终止合同,却被告知要支付30%的违约金,在扣除相亲服务费后,对方只愿意退3000多元。“太不合理了!”在自行交涉无果后,王阿姨希望得到本报帮助。

  记者找到了为刘先生介绍对象的婚介机构。据“红娘”团队介绍,刘先生性格较为老实,且对相亲女孩有一定要求,他们在会员资料库里一次次为其匹配,但女方见面后都提出了与男方性格、兴趣不合,婉拒了下次约会。

  “这个合同其实是续约的优惠价格,而且终止合同是男方提出的,按照合同条约需要支付30%违约金,即按照已经完成的服务内容扣除相应服务费后,再无息退回余下费用。”该服务团队解释。

  经本报介入协商、沟通以及向上申请,至发稿前,双方就退费金额达成一致,并已退费。

 

  个别婚介机构投诉量居高不下

 

  在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最新公布的“婚介机构实体门店投诉量前10位名单”中,王阿姨同其儿子找的婚介机构就位列其中。

  据今年1至6月“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据显示,个别婚介机构投诉量居高不下,最高的机构累计有84件投诉,连续6个月位居全市婚介实体门店投诉量首位。王阿姨反映的这家婚介企业累计投诉量超过20件,连续数次进入投诉量前十。此外,部分婚介机构投诉量增长明显,6月单月的投诉量达到或超过该机构1至5月投诉量总和。

  市民徐先生今年4月和某婚介机构签订服务合同,支付12800元,约定4个月内介绍4位对象。之后,婚介介绍了一位女孩,但未成功。6月份双方又签订了第二份合同,约定一年服务期内介绍12位对象,合同总价10万。“钱是儿子在婚介指导下,通过小额贷的途径借的。”徐先生的母亲说,儿子先支付了7万2,后续费用则要求尽快支付。因金额巨大,儿子回家将情况告诉了家人。徐先生一家联系婚介提出退款,对方称第一份合同要去计算可以退多少,第二份合同签字即有效,但退款需扣除20%的违约金。至今,双方还在协商之中。

  张阿姨和儿子也遭遇了类似“甜蜜”陷阱。今年5月底,她与儿子在一家机构签署婚介服务协议并支付了12800元的介绍费,合同约定期限3个月,介绍对象3个人。“当时红娘还口头承诺会服务到孩子脱单为止。”张阿姨说,但随后红娘介绍的对象与要求并不相符,当儿子提出换人,对方却让其升级套餐。而在提出退款时,对方要求扣除20%违约金、10%牵线费和一节“辅导课”5030元等费用,让张阿姨他们一时无法接受。经过调解,双方达成退款协议但尚未退款。

  对此,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提醒市民,婚介服务本质是拓宽社交渠道,为结识异性提供更多可能,不是“包办”结婚对象。同时,呼吁婚介机构应注重企业形象,遵守行业规范,鼓励执行《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机构合规经营指引》,使用《上海市婚姻介绍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4年实体店版)》,推行“3—7天冷静期”退费制度,妥善处理投诉,保障婚介行业诚信经营,推动行业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