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烽火记忆 见证历史荣光
中共一大纪念馆获赠一批珍贵史料 2025-08-05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080527.jpg

 

  “有实其积第二十五场——文物资料、艺术品捐赠入藏”仪式日前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1935年出版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李书城薛文淑夫妇珍藏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纪念品“象牙筷子”、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缴获美军使用的剃须刀等一批承载记忆与历史的珍贵史料,正式入藏中共一大纪念馆。

 

  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等入藏一大纪念馆

 

  今年是五卅运动爆发100周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三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纪念年份。社会各界爱国情怀与责任意识空前高涨,纷纷以捐赠行动传递温暖与力量,不仅包含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也饱含对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热切期盼。

  中国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李书城的孙辈后人李振亚第五次赴沪,捐赠5件承载记忆与历史的珍贵遗物,包括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纪念品“象牙筷子”,李书城使用过的“茗客品茗杯”,李书城夫人薛文淑穿过的旗袍和裙子等。

  浙江东方博物馆捐赠了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收藏家王毅捐赠了1935年出版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抗战胜利墨等6件藏品。其中,抗战胜利墨是1945年9月3日由制墨名家胡开文制作生产,反映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九三胜利深入人心,是抗战胜利民众心声的见证物”。

  中共一大纪念馆原藏品保管部主任陈晓明捐赠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缴获美军使用的剃须刀等4件藏品。上海市收藏协会理事黄红林捐赠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等3件藏品。

 

  老照片定格战火岁月,艺术作品讴歌红色精神

 

  王毅捐赠的1932年抗战纪念专刊《新中华》第一卷第二期是上海中华书局在1933年1月25日印行,该纪念专刊聚焦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历史意义,是研究淞沪抗战重要的一手资料,反映了当时知识界对民族危机的回应。一张保存完好的老照片是1932年中国军队抗击日寇时期拍摄的,定格下了峰火岁月的历史瞬间,展现出中国军队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信念和决心。

  当天的活动中,一批红色主题原创油画也入藏中共一大纪念馆。江南社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徐国平捐赠油画《信仰——中共第一个女党员缪伯英》;上海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美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李根捐赠油画《东方破晓》;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徐悲鸿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黄小健捐赠油画《石库门畅想曲》。

  这些珍贵的藏品,无论是承载家族记忆的遗物,还是记录重要历史事件的文献,或是饱含艺术创作与爱国情怀的油画,都超越了物品本身的价值,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着捐赠者的深情厚意与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担当。中共一大纪念馆表示,将妥善收藏、利用、展示这些珍贵藏品,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也欢迎更多社会人士踊跃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