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修小补到养老顾问……如今已成为不少老年居民“全能管家”的物业又升级了。最近,徐汇区部分街镇推出新型“物业+居家养老”服务——通过引入医养模块,由物业按需下单,专业团队快速响应“组团”上门,让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一户一案”定制化的评估、护理、康复、营养等医养服务。
物业下单,定制服务送到百岁老人家
“阿婆,您最近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吗?平时会用哪些药?”一早,物业养老专员带领着新徐汇养老的专业养老管家、护士和督导来到了钦州南路上康乐小区贺阿婆的家,现场为老人做健康评估。
日前,康乐小区“物业+居家养老”站点开业后,物业养老专员走访了小区48户高龄独居老人,在排摸过程中,年近百岁的贺阿婆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贺阿婆是位独居老人,不久前因摔跤导致行动受限,老人希望有康复、护理的服务送上门。
物业“下单”后不久,就给贺阿婆送来了医养“外卖”。当天做完评估,医护人员还为老人开展健康指导和小关节康复训练。“今后会根据阿婆的情况和意愿,针对性地提供肢体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等适配服务。”来自新徐汇养老的养老管家表示。
今年6月,徐房物业联合康健街道、新徐汇养老推出“一政二企三联动”的3.0升级版服务,除在康乐小区新设“物业+居家养老”站点,还在100多项细目服务中首次引入了医养模块。目前,“物业+居家养老”项目已为该小区75岁以上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先行开展了免费家电安检等服务。同时不定期推出包括中医问诊理疗、养生讲座、家电维修清洗、社区团购、修脚剪指甲等便民服务,辐射小区及周边小区。
物业做养老管家,破解居家养老痛点
据徐房物业养老专员孙文介绍,在涵盖维修、家政、助浴、适老化改造等项目的“物业+居家养老”四张服务清单上,物业联合新徐汇养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家庭医生、中医按摩等专业化服务,居民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下单,由养老专员统筹调配服务资源。
“我们会建立从上门评估到定制方案再到定期回访的全流程闭环。”孙文说。根据社区老人需求,物业会安排物业维修人员、家政保洁人员或新徐汇养老和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护工和医生上门评估,定制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
康乐小区居委书记陈洁表示,小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36.4%,其中独居老人及孤老106人。常有老人遇到陪诊、配药需求以及术后回家找不到专业医护等难题。现在“物业+居家养老”项目进驻小区,各项服务不仅能解决高龄老人的刚需,也受到更多社区老人的欢迎,“自己熟悉的物业工作人员来联系上门养老服务,老人更安心”。
“1+6”组团提供“物业+居家医养”
据新徐汇养老总经理助理潘文珏介绍,目前“物业+居家医养”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三大类。针对高龄独居等老年群体,推出特色“1+6”团队服务模式,即由护士、养老管家、医生、康复师等组成专业团队提供服务。
以贺阿婆为例,由护士和养老管家共同开展前期评估,基于这份评估报告,医生会进一步开展健康评估,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案。康复师则根据前期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营养师参考评估中关于老人饮食偏好和消化功能的信息,搭配合适的营养膳食。活动管理专员会依据评估,组织低强度的室内互动活动,如手工制作或老歌欣赏,丰富老人精神生活。最后由专人统筹协调各环节,确保护士的护理计划、康复师的训练方案等有序推进,并根据老人反馈动态调整服务频次。
收费标准上,前期评估不收费,后期定制化服务,如是长护险覆盖项目就按政策执行,家庭照护床位项目按50元/小时收费,孤寡老人还可享受政府补贴优惠。
“物业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起到了最后100米的关键作用,与医养服务形成联动,会让服务链更为流畅。”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服务办副主任何志芳表示,街道通过联合物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企业形成医养服务体系,让“物业+”模式将服务延伸至更多居民家中。据悉,在试点基础上,“物业+居家医养”有望进入更多居民区,服务内容也有望拓展到金融文旅、法律支持等服务,让更多老人享受“物业+”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