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年人养老需求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对护理照护的需求也向专业化、科技化与个性化转型。为给一线的养老护理人才赋能,交通银行上海徐汇高级养老人才赋能合作项目日前正式启动,徐汇区民生服务人才培训中心同步揭牌。通过搭建银政合作平台,项目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技能,补短板,首批培养百名高级养老人才
此次交通银行上海徐汇高级养老人才赋能合作项目设立以人为本、医养结合、专通融合的原则,将培养横跨机构、社区、居家三大领域,具备业务精湛、服务优良、诚实守信特点的高级养老人才。
项目将培养学员100名,首批有25名。学员们都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持证比例100%,中级及以上人员达68%,平均年龄29岁,都是养老机构推荐的精英护理员。
“经过这几年的实战经验,我觉得单会照顾还不行,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徐汇区乐龄汇养老院护理主管李玉兰坦言,此次培训除了工作中亟需的疾病照护、老年心理疏导,还有老人和家属们呼声很高、需求很大的适老化改造、陪诊、急救安全等,“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精进,才能更好地服务老人”。
此次项目首创“照护+金融+法律”复合课程,首期培训课程覆盖复杂疾病照护、老年心理疏导、智能化技术应用、养老财富金融等前沿领域,突破传统技能培训局限。交通银行养老金融部高级经理袁文旭表示,本市高级养老照护人才缺口较大,除照护技能以外,他们需要在法律、金融等方面“充电”。此次联合民政等部门展开合作,除养老照护、卫生健康等方面的培训,也将为养老行业人员补上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的短板,以达到照护人才素养的全面性,进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惠及更多老人。
培训聚焦养老服务,健全“技能+学历”模式
目前,徐汇区首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关注从业人员入职培训、技能轮训、技能比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学历提升等各环节,向养老护理行业提供学历提升、在职培训和技能比武机会的高质量平台,形成“开班、实训、考证、总结”一整套工作机制。
徐汇区民政局相关人士介绍说,为了让更多“李玉兰”成长成才,加强民生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区民政局、区教育局以“提升专业技能、构建人才梯队、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共同推进建设徐汇区民生服务人才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建立健全“技能+学历”双轨制人才培训模式,重点聚焦养老服务领域,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培训质量,同时针对社区救助顾问和儿童主任队伍,开展分类示范培训。培训中心通过探索产教融合“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进国外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实践应用。交通银行作为徐汇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将积极开展与培训中心的合作。目前,交通银行以自身服务平台为纽带,串联起养老人才培养、就医陪诊、康养旅居等为老服务场景资源,实现了金融服务与养老生活的深度融合。
培训只是起点,长效发展才是关键。培训后期,将形成人才回流机制、实习带教机制、骨干人才库和跟踪评价机制,让人才队伍培养更有成效、更具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