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厕得爬楼? 老年人犯了难

■男女厕都在二楼,一楼仅一间无障碍卫生间 ■属地街道:将研究优化方案,满足市民需求

2025-07-10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71025.jpg

  

  日前,家住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夏令热线,称自己家附近的冠生园路上有一处公厕设计不合理,每次如厕都得爬楼梯上二楼;一楼仅有一间无障碍卫生间,厕位太少,人多的时候需要等候较长时间。他希望有关部门能对这座公厕进行优化改造,给腿脚不便的市民提供方便。

  对此,相关部门作了回应,并表示将加强服务,未来可能会对厕所进行优化调整。

 

  大热天爬楼梯如厕太辛苦“有人随地便溺,臭烘烘”

 

  刘先生告诉记者,这座公厕位于冠生园路50号,两年多前历经改造后重新开放,但新的设计让老人感到不解:“原先男厕女厕都在一楼,现在全被设计在二楼,要爬起码二十格楼梯才能上去。酷暑天上回厕所真的太累了。”

  他表示,虽然一楼有一间无障碍卫生间,但厕位太少,“有人用的时候,门一关,其他人只能在门外苦等”。

  刘先生还表示,公厕隔壁就是一家幼儿园,没放暑假时,每天傍晚来接孙辈的老年人聚集在门口,等孩子放学的间隙如果想上厕所,不得不爬二楼。“有的老人腿脚实在不行,又等不到无障碍卫生间的‘空当’,就在无障碍卫生间对面一堵墙的后面随地小便。”老人说,这种情况还发生在部分赶时间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小哥身上,“天气一热,经过那里就能闻到阵阵臭味”。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公厕的男女卫生间均位于二楼,需走约20级楼梯后到达,一楼为无障碍洗手间、休息区和社区文化展示空间。

  一位保洁员告诉记者,老人反映的情况属实。“设计方面的问题,我们确实不清楚。对于一楼无障碍洗手间的合理使用问题,我们现在尽力在管理,一旦发现有人过长时间‘占据’,保洁人员会敲门提醒对方。最近天热,不排除有人在里面长时间‘孵空调’。但毕竟是厕所,我们没法得知里面到底发生什么情况,更不能破门而入。”

  此外,这位保洁员还表示,个别市民随地大小便的区域,保洁人员会定期前来清扫,“一旦再发生这种情况,我们会及时劝阻”。

 

  “如厕需爬楼”的设计在其他部分公厕也存在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如厕需爬楼”的设计在本市其他区域的部分公厕也存在。

  武胜路10号公厕,地处人民广场东南角,西侧为上海博物馆,多辆旅游大巴停靠在附近,公厕人流量很大,但女厕全部位于二楼。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位年纪较大的女性市民爬楼梯上二楼,不少还带着大包小包。其中一位背包的阿姨对记者说,她们老姐妹结伴出去玩,经常在武胜路停车场上大巴,“每次来上厕所都要爬楼,很吃力。这里楼梯边的空间不算小,如果能装台简易爬楼机就好了”。

  威海路625号公厕,背靠知名旅游地标丰盛里和张园,人流量也不少。和武胜路10号相反,这里的男厕位于二楼。

  两座公厕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在一楼都配备了无障碍洗手间或第三卫生间,但这类洗手间厕位很少,在人流量较大时,腿脚不便的市民需要等一等。

071026.jpg

 

  将研究优化调整方案更好满足市民使用需求

 

  记者分别致电以上几座公厕所属的区绿化市容局热线及12345市民热线,反映市民诉求。

  冠生园路50号公厕的属地管理部门为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办事处,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座公厕于2022年进行改造,改造源于群众诉求,“居民反映,这座公厕靠近河岸,希望通过改造提升设施便利性,并增加亲水空间”。街道据此立项,调整了厕位布置,打开一楼空间以优化使用体验,同时保留了一楼无障碍厕所。

  对于有居民反映如厕需前往二楼,存在不便的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街道已与徐汇区绿化市容局会商此事,区绿化市容局将结合周边景观和实际需求,研究优化调整方案,把该公厕的进一步改造纳入计划,以便更好地满足居民使用需求。

  针对武胜路10号公厕的问题,黄浦区绿容局工作人员表示,此处公厕人流量较大,使用第三洗手间的人也较多,厕所管理人员会加强引导,提醒使用第三洗手间的市民不要过长时间占用厕位,方便他人。“虽然目前暂无改造厕所的计划,但对于有市民提出的装简易爬楼机的需求,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静安区绿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威海路625号公厕占地面积较小,所以只能把男厕设计在二楼。他们此前考虑过在通往二楼的楼梯上加装辅助爬楼设备,但由于楼梯太窄,无法加装,只能加装扶手。“公厕管理人员会密切关注如厕市民的情况,并进行分流引导,如果发现第三卫生间排队人数较多,我们会提醒他们去附近另一座较大的公厕,也在威海路上,相距仅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