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与上海有着大约3小时的时差。当上海的第一缕晨光冲破云霄之时,位于西部边陲的喀什还星斗满天。然而,来自上海的沪疆“银龄行动”老专家们甫一落地安顿好,便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查阅资料、认真备课、整理讲义……
坚定追求卓越的目标,践行精益求精的理念,心有赤诚奉献的情怀,这份跨越五千多公里的大爱,顺着叶尔羌河,流到了叶城县、泽普县……也流进很多当地百姓的心田。
“多面手”忙换赛道 助力教育 只争朝夕
“请你来读一读,珍宝zhēnbǎo,总统zǒngtǒng,注意吐字归音和声调调长哦!”在叶城县教育局开展的普通话培训课堂上,高级教师、普通话测试员李侠在认真听完一整节课后,对学员进行了模拟测试。“学员音节动程不明显,吐字归音不到位,说话环节方音较重,这些问题很容易在测试时失分。”听了李侠的点评,在场的教师感叹:“上海的老专家讲解得就是专业,问题都抓在了点子上。”
既能教学也能做培训的李侠是位“多面手”,听完普通话培训课,她又马不停蹄赶往当地一所小学听课和评课。由于当地中小学即将放暑假,此次援助叶城县教育局的李侠必须赶在放假之前,对当地中小学语文教学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方案。而假期开始后,她又将改换“赛道”,参与到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助力提升当地相关教师及专业人士普通话水平。用她自己的话说,“他们需要什么,我就为他们做什么”。
同样在“赶场”的还有援助叶城县教育局的心理咨询专家陈亚莉。“争取赶在7月10日放暑假前,多跑几所学校。”陈亚莉表示,暑假开始后,她将为心理咨询教师及部分心理咨询志愿者开展相关培训。
首次援疆,明年超龄 “仅有的机会,我要把握好”
“大夫,我肚子一直疼,您快给我看看。”上午刚刚在受援单位——泽普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指导了两台手术,还没缓过劲儿,主任医师葛海燕又从下午的门诊病人口中听到了这样的求助。在作了简单的检查后,泽普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的青年医生对这位不明原因腹痛的维吾尔族大姐的病症有点儿难以把握,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葛海燕。
经过仔细检查,葛海燕初步判断患者是胆囊炎。再询问得知,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但从未治疗过,胆囊炎发作或许跟被忽视的糖尿病有关。他表示,南疆地区不少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不强,身体不适也不及时就诊,导致一些常见病发展成疑难杂症。此次志愿服务,他将在指导手术、带教学生的同时,根据当地需求开展下乡巡诊、科普讲座等活动。
第一次参加沪疆“银龄行动”的黄振球,在受援单位巴楚县人民医院全情投入。他像往常梳理医院管理工作一般,脚步不停地穿梭于各科室、办公区之间,敏锐地捕捉着各处细节。第一次巡查后,这位69岁的卫生事业管理专家就将“患者跑到行政办公区域投诉,投诉渠道指引不清”这一不足之处,结合自己深耕卫生管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诚恳又专业地反馈给院方,建议把投诉点调整到门诊一楼服务台——那里是患者流动密集区,更方便对接诉求……“明年我就‘超龄’了,不能再当银龄行动志愿者了,这次仅有的志愿服务机会,我一定要把握好。” 黄振球这样说。
解难题、献良策、拓思路 千里相隔阻不断两地情
巍巍天山,见证着无私的援疆情谊;黄浦江畔,传递着不渝的赤诚之心。20位来自上海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教育心理、社会组织领域的沪疆“银龄行动”志愿者将在接下来的40多个日日夜夜,用仁心仁术、用先进管理理念、用无私大爱志愿服务新疆这一片热土。他们的足迹和真情,将深深印在美丽的喀什和克拉玛依,印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心中……
老专家们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当地而言,他们不仅是技术的传播者、难题的解决者,更应是思路的启发者、探索的先行者。将“输血”化为“造血”,为新疆留下带不走的队伍,这才是这份跨越五千公里的情谊最大的价值所在。
志愿者们的脚步不停歇,沪疆人民的情谊道不完,有关大爱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