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开设“居民夜校”,邻居变成同学,大家边上课边社交

社区夜生活,有“知”又有味

2025-06-17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061721.jpg

  

 

  曼妙的中国舞、劲爆的有氧舞、悠扬的古筝曲……近期,家住青浦区徐泾镇万科天空之城的居民们有了自己身边的“居民夜校”——每周一次或两次课,每次90分钟,每门课约两个月。夜校试行一个多月,每堂课次次爆满,居民们边上课,边社交,也开启了家门口有“知”有味的社区夜生活。

 

  步行几分钟  去家门口夜校上课

 

  晚上7点半刚过,万科天空之城商场二层的子曰书院里,传来了时而婉转、时而轻柔的古筝音韵,在授课老师的带领下,十多名成人学员学得非常认真。和普通培训机构的学员不同,学员们都是万科天空之城的居民,他们正在参加小区所在居委——徐盈路居委开设的“盈彩夜校”古筝班。

  “刚刚上了三四次课,收获很大,老师教得也好。”万科天空之城二期的居民何达笑着表示,从家里走到夜校只要5分钟,每一次的古筝课对于她这位上班族来说,能从朝九晚五的氛围中解脱出来,让身心得到放松。“其实大家还有很多需求,想跳跳舞、唱唱歌、弹弹乐器,以前没有机会学,现在想学,但一般这种课程收费很贵,附近也没有。这次我们居委很给力,开了社区夜校,价格又特别实惠,真正满足了大家平时想学没能学的需求。”何女士说。

 

  邻居变同学  感觉重返青葱校园

 

  “我是通过小区业主群了解到‘夜校’报名的信息,然后报了舞蹈班,上了几次课后感觉非常棒!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了,同时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邻居,大家课间交流,下了课还一起回家,有点重回校园的感觉。”在“盈彩夜校”学习中国舞的陈燕说,作为上班族,平时的生活主要被快节奏的工作“包围”,作为宝妈,回到家所有的精力也都放在孩子身上,自从在社区夜校报名后,感觉自己慢慢找回了年少时的爱好,还多了一份追逐梦想的快乐。

  目前,“居民夜校”在这个近6000人的居民区“火”了,一个多月的试运行期间,有氧舞蹈、中国舞、古筝等课程先后推出,全部满额。6月中旬开班的跆拳道、瑜伽,在6月上旬一开放报名渠道,最快也就十多分钟,长的最多两三天,名额纷纷告罄。更有不少居民在微信群里不住询问:还有机会不?下一次什么时候开课?还有什么新课呀?

  目前,已开课的各门课程报名年限从18周岁到60周岁,每个班级因课程内容和场地限制,人数限定从十多人到二十多人不等。

 

  “市民夜校”抢不到  “居民夜校”定制开课

 

  说起办“居民夜校”的初衷,徐盈路居民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王俞欢解释说,居委所辖社区中,年轻人占比高达75%,他们日常工作忙碌,几乎没有空闲参与社区活动。居委在日常走访时了解到,居民们普遍存在“技能焦虑”“文化渴求”等刚需。不少居民还反映,他们也曾报名火爆沪上的“市民夜校”,但根本抢不到热门课,而且家附近没有上课地点。

  为了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自己想学的课程,居委会牵头,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比如想学什么课、上课时间希望放在哪个时段、是否愿意为兴趣支付“一杯奶茶钱”等。

  带着居民们的意愿,居委会与万科天空广场积极对接,挖掘书院、舞蹈、健身等商业培训机构作为夜校教学点,“量身”定制课程,双方签订合作服务协议。随后,通过线上线下“告居民书”,将制定好的夜校运作管理制度、学员报名流程、教学要求、行为规范等,一一进行公示。

 

  夜校还将扩容科目  面向老年人计划开日校

 

  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今年5月起,“盈彩夜校”开课了。“现在‘盈彩夜校’已经嵌入居民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区域,实现了‘下楼即课堂,学习零距离’。”王俞欢表示,试行至今,这一自创的“居民夜校”显现四大“办校”优势:一是打破了夜校报名难的壁垒,居民想学就能学;二是学费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可以减轻学费负担;三是缩短空间距离,步行几分钟,就是真正的“家门口”夜校;四是居委随时关注课程进展,与机构和学员保持良好的双向沟通,让夜校运行保持有序性和持续性。

  考虑到居民们的热烈反响,接下来,居委将有计划扩容课程,如拓展AI基础应用、咖啡拉花艺术等新潮课。同时,计划面向社区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开设社区“日校”、暑期班等。“我们会继续深挖社会资源,发展社区‘幸福合伙人’,让来自‘幸福合伙人’的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居民们多元化的需求,实现惠民服务与社区治理双向赋能,进而增进邻里交流,推动居民自治、社区共治。”王俞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