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落山,游客散去,一些动物会展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状态,日常逛动物园的市民游客很难见到。5月25日,在其71岁“生日”当天,上海动物园精心筹备了一场名为“夕郊”动物园的游园活动,三十余名市民在傍晚时分走进了这座充满故事的动物乐园,在专业讲解的陪伴中,解锁动物们“下班”后的奇妙时光。
黄昏限定,看动物们开启“下班”时光
夕阳西下,游客们纷纷走向出口方向,热闹的上海动物园逐渐安静了下来。“现在正是鸟儿们归巢的时间。”跟随孟加拉虎“红糖”的奶爸、上海动物园饲养员杨俊杰的讲解,夕阳游的首站来到了鸟区。天鹅在湖畔悠闲地梳理羽毛,夜鹭白鹭在寻找归巢,宛如雕塑般的涉禽们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两脚兽”。此时,傍晚的天光与夕阳相互交融,为鸟儿们勾勒出形状各异的美丽轮廓。“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习性?”举着手机或相机拍摄的市民,也如同好奇的孩子,不断地提出问题。
转入乡土动物展区,这里生活着上海地区曾经或现在生活着的动物,有正宗的上海“土著”貉、爱吃水果的果子狸、鹿科动物里体型最小的黄麂、对水质有着高要求的水獭等。和白天的状态不同,游客散去后,动物们显得非常放松,“下班”的水獭自在地“跑酷”,几只獐在悠闲地踱步。一路上,杨俊杰还介绍了许多小动物的有趣习性,如水獭“干饭”时,喜欢抱起鱼,会先吃鱼的尾巴;浑身长满刺的小豪猪吃奶并不会被刺扎到,因为豪猪妈妈的乳房长在胳肢窝外侧。
进入猛兽区,这里和白天相比是另一番景象。东北虎“和平”一家五口正惬意地卧在水边草地上,有的俯身喝水,有的舔毛清洁;邻居非洲狮“盘盘”一边巡逻,一边发出阵阵狮吼,颇有气势……这些白天常常懒洋洋、睡大觉的猛兽们,在太阳落山后展现出了更加真实生动的一面。
在熊猫馆,小熊猫正在“遛弯觅食”,大熊猫开心地吃着竹叶。游客们可尽情欣赏国宝们萌态可掬的模样。
首开夕阳游,将有计划推出清晨游
“感觉非常不一样,当时报名时,我也好奇傍晚的动物园会是什么样。”家住长宁区的王女士说,平时也常带孩子来动物园,但这是第一次在傍晚时分入园,看到了动物们难得一见的行为,人少、安静的游园体验令人感到舒适。“白天来动物园,老虎、狮子都在睡觉,还有那些胆小害羞的动物都难见到。但这次夕阳游,我们都看到了,动物们都比较活跃、放松,看到了它们本真的一种状态。”从徐汇区赶来的沈先生和陈女士坦言,上海动物园来了不知多少次,这次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希望市民能在夕阳余晖中安静地到动物园做客,看看不受打扰的动物松弛且真实的一面。”据活动组织方上海科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刘芸介绍,平日里,动物园里游客熙熙攘攘,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今年首次试行推出“夕郊游”,在尽可能减少打扰动物的前提下,园方和组织方结合了动物特性共同设计了适宜的参观路线,通过专业讲解,让市民游客深入观察,了解傍晚动物的独特现象,从而对动物们有新的认识。
在试行了亲子场、成人场“夕郊游”后,今后参观路线会根据季节、时间等特性进行微调。同时,上海动物园将有计划地推出清晨游,让市民邂逅不同时段里动物们的不同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