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每天还要为一日三餐而忙碌,不晓得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近日,家住闵行区东川路2759弄的九旬老人林恺致信本报,表达了心中愿望,希望“家门口”能有一家符合口味、可以选餐的社区食堂,或者能去家附近的养老院“搭个伙”。
老人诉求:希望“家门口”有社区食堂
接到林老伯信件后,记者近日赶到了林老伯位于东川路的家。林老伯今年92岁,是一名退役军人。老人耳朵有点背,腿脚不太好,其老伴马阿婆今年86岁,因膝盖不好,平时也鲜少出门。
“你看我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每天还要为一日三餐而忙碌。加上手抖,切菜困难,为做一顿饭,常常忙到中午12点都做不好。”林老伯坦言,年事已高的他,满口的牙都没了,假牙连青菜都咬不烂,所以,每次做菜都要切得碎,有时做多了,老夫妻俩天天要吃剩菜剩饭。特别是去年10月以后,林老伯身体多处骨关节出现酸痛,有时连关门、拿个东西都困难,对于每天的“买汏烧”,老人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看到你们报纸经常报道各区老年食堂情况,人家办得如何好,品种多,价格实惠,看着让人心生羡慕。我在想,家旁边也能有这么一个可以选餐的老年食堂就好了。我家小区附近有个大型养老院,不知道能不能到养老院‘搭个伙’?希望你们能帮我们找到答案。”林老伯恳切地说。
居委回应:老人可申请助老餐上门
采访过程中,林老伯的老伴马阿婆告诉记者,大儿子工作地点距离老夫妻俩的家并不是很远,他下班后,隔三岔五地会送点熟制菜过来,小儿子在周末时也会来送菜。由于家里没有请保姆做饭,一日三餐主要靠老夫妇俩轮流做,有时做不动了,就买点熟菜、点心等将就着“应付”一下。
记者随即找到了老人所在小区的紫藤新园居委会。居委会负责人表示,如果林老伯一家有助老餐需求,可以申请助老餐,届时居委会可安排人员送餐上门。“目前是供应午餐,分12元和18元两档,每周会更新菜单,由相关餐饮单位统一制作和配送。”该负责人说,对于低保、低收入家庭的本区户籍老人会有相应的助餐补贴。
街道回复:养老院食堂已对外开放
那么,老人住家附近是否有现成的社区食堂可以满足需求呢?记者进行了走访。
在距离老人所在小区附近1公里左右的宾川路上有家“香樟小厨”社区食堂,老年人凭有效证件,按不同年龄段可享受85折至9折不等的就餐优惠。距离小区更远一点的兰坪路上也有一家社区食堂,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可享受菜品8.5折优惠。不过,这些距离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而言,仍然比较吃力。
对于老人提出的“希望到养老院‘搭个伙’”的想法。经过联系沟通,江川路街道多个部门协调后回复称,老伯家附近的这家养老院通过养老机构与社区融合发展项目,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为老服务资源共享,包括活动场地预约和对外开放食堂用餐,供应菜品种类多样并按市场价定价,“因为这家食堂刚刚对外开放,尚在试点阶段,后续会根据居民建议意见,对菜品和价格等进行适当调整。”街道相关部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