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去哪儿玩?不妨来点“新”花样。您可以去上海最近新建成的艺术社区拍照、逛展,有望在小长假里“避开人潮”;也可以打卡知名老牌景区修缮一新的厅堂,沉浸式感受古韵新生;还可以选个好天气,漫步“一江一河”新开放的滨水空间,感受大自然疗愈的力量。本报记者搜罗了5个打卡目的地,一天一个,玩转5天小长假。
新建成的“盲盒”艺术社区 由村民宅基地爆改而来
你见过像盲盒一样的艺术馆吗?在普陀桃浦,本市首个“盲盒主题”创意艺术社区——桃蔓里4月底刚刚开放。这里包含16栋商铺和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集艺术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艺术社区。
桃蔓里所在区域原是李子园村村民宅基地,经过运营团队的改造,昔日的村民住宅,如今变身一个个创意十足的盲盒。之所以叫“盲盒”艺术社区,是因为这里每栋建筑的外形都像白色的盒子,不走进去一探究竟的话,无法得知里面“装”的是什么,如同“待拆的盲盒”。
整个艺术社区的核心区域就是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这是在雕塑艺术家余积勇先生工作室的基础上改造建成的。整座建筑宛若巨型雕塑,近2000平方米的结构穹顶和不规则玻璃切面让人眼前一亮。
桃蔓里的开幕展览同时启动,吸纳了66位国内外先锋当代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分布在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和相邻的建筑里。
由更多艺术家集体参与的主题展“朔shuo”,人气同样很高。展览所在楼栋的三层空间被大量综合材料作品或画作“填满”,艺术家们以丰富的手法来营造“月夜梦境”。
地址:普陀区桃浦西路601号
门票:除了方寸山当代艺术中心的“此山彼山”开馆展收费外,其余展览均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时至18时(节假日开放时间以“桃蔓里”微信公众号为准)
公共交通:15号线武威东路站,2号口出站,步行3分钟即达
新开放的“生境东岸” “一江一河”首座生境花园
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区域的首座生境花园“生境东岸”,4月26日正式建成开放。
花园位于浦东歇浦路渡口东侧、杨浦大桥浦东引桥下。步入“生境东岸”,约2000平方米的花园映入眼帘,其中670平方米的人工水体镶嵌其中。漫步其间,惊喜不断,这里的池塘边梭鱼草摇曳,市区不多见的黄翅蜻轻盈飞舞。池塘中央,水杉枝头,几只翠鸟静静伫立,引来不少人驻足欣赏。
这座生境花园以本地植物为主角,模拟自然生态结构,为各类生物打造温馨家园。这里的湿地已成为鸟类、青蛙、水生昆虫的繁衍乐园;高大的水杉树下,蕨类和草本植物交织,与蜿蜒小路构成疏林阴生花园。
花园还巧妙配置了野菊、牡荆等蜜源和食源植物,让传粉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吃个饱”。此外,花园里的本地植物多达九成,它们提升了生态系统韧性,比如淡紫色的紫花地丁,这是斐豹蛱蝶等蝴蝶的寄主植物。
“生境东岸”还充满人文与科普趣味。精心搭建的人工蜂巢和蚂蚁窝兼具实用与科普价值,用可降解瓦楞纸制作的獐子、狗獾等上海本土动物造型,隐匿于灌木丛中。孩子们绘制的防汛墙绘亦值得一看。
地址:浦东歇浦路渡口东侧(杨浦大桥浦东引桥下)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公共交通:14号线歇浦路站,4号口出站,步行5分钟即达
新回归的醉白池雕花厅 领略江南古典建筑之美
备受关注的醉白池雕花厅,在历时150天修缮后,于“五一”期间重新开放。
雕花厅属于清晚期建筑,原为松江名士张祖南(明南安知府张弼后裔)宅第,坐落于松江九曲弄底松江内衣厂内,1984年迁至醉白池,1985年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后经三年修缮,于1987年对游客开放。整座建筑布局遵循明清江南传统民居特征,是江南传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修缮前,雕花厅内的门窗、墙体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毁。去年11月,修缮启动。施工团队特意从苏州聘请优秀工匠,精心修复每一处细节。
此次修缮,涵盖雕花厅文物本体及门厅、厢房、正厅、庭院等附属区域,在屋面、大木结构体系、小木作、墙体、地面铺装与砖砌坐凳、排水沟、庭院、用电设施等方面,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了细致修复,使古老的厅堂重放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前厅内的木雕屏风雕满了各种花卉,这样的屏风共有4件,与8幅壁画分别置于前厅、两侧厢房和正厅内,均为椴木,是浙江东阳雕刻师20世纪80年代末纯手工雕刻的。此外,厅内门板、梁枋、屋顶、窗子上还雕刻有全套《三国演义》人物故事及自然风物等,共百余幅,在江南地区实属罕见。
地址:松江区人民南路64号
醉白池开放时间:6时至17时,雕花厅8时至17时开放
醉白池门票:12元,65周岁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优先入园。60 周岁—64周岁(含)老人持证享半价优惠
公共交通:9号线醉白池站,3号口出站,步行2分钟即达
新上榜的优秀文物游径 忆一段历史,品一位大师
你听说过“文物主题游径”吗?今年4月,上海的“海上方舟·共同家园”文物主题游径以及“梅绽东方”梅兰芳文物主题游径获评全国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文物主题游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式旅游线路,是国家文物局等启动建设的,以不可移动文物为核心,以特定主题为主线,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的文化遗产旅游线路。
上海此次入选的两条游径,都值得走一走。
“海上方舟·共同家园”文物主题游径,是以二战时期上海庇护犹太难民的历史为脉络,这条游径位于虹口区提篮桥区域,市民可通过参观与探寻文物建筑的形式,找寻这里的13处文物资源,其中包括:始建于1927年的摩西会堂,这是本市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经过全面修缮恢复成原始样貌,以其为核心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篮桥区域的舟山路一带,曾被称为“小维也纳”,整条游径上有7个点位都在这附近,其中的霍山公园,曾是二战期间上海犹太难民集会和游玩的主要场地。
另一条游径——“梅绽东方”梅兰芳文物主题游径,则横跨虹口、黄浦、徐汇等区,34个点位完整呈现了梅兰芳在上海的艺术创新、中外交流和海派文化浸润。你可以从美琪大戏院出发,寻访梅兰芳去过的戏院;也可以从周信芳旧居出发,探索梅兰芳的“朋友圈”;还可以从梅兰芳旧居出发,走走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等点位,回顾大师曾经的日常生活。
“海上方舟·共同家园”游径推荐路线:
下海庙→白马咖啡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霍山公园→远东反战大会旧址→百老汇大戏院旧址→布卢门撒尔旧居
“梅绽东方”游径推荐路线:
美琪大戏院→张家花园→兰心大戏院→梨园公所旧址→共舞台→南京大戏院→天蟾舞台旧址→人民大舞台→新光大戏院→中国大戏院
周信芳旧居→修道院公寓→黄兴旧居→李祖夔故居→衡山坊→漫画会旧址(丁悚旧居)→梓园→刘海粟旧居→陈夔龙旧居→金门大饭店→吴昌硕故居
梅兰芳旧居→乔家栅食府→百代小楼→上方花园→红房子西菜馆→洁而精川菜馆→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大楼→大光明大戏院→国际饭店→德兴馆→申报馆旧址→锦江都城新城饭店→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大楼→上海大厦
新展出的非遗艺术盛宴 长三角国宝级元老力作
苏绣、宜兴紫砂、云锦、如皋丝毯、海派玉雕、上海砚刻、竹丝编……“眼前的展品都是很生活化的,比常见的非遗展更亲切。”在4月26日开幕的“璀璨非遗 掇美生活——长三角产业创新带艺术展”现场,原央视主播、“中国匠人大会”创建人赵普告诉记者,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非遗在消逝,而这场非遗大师精品展,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这场展览汇集了长三角地区14位国家级、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精品力作,包括国宝级苏绣元老顾金珍、国家级非遗紫砂传承人范伟群、南京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玉坤、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传承人何冬梅、海派玉雕大师吴灶发和黄罕勇、上海砚刻名家汪志良等,全面展示长三角地区的非遗资源。
其中,国家级非遗紫砂传承人范伟群带来了名为“青云志”的作品。他表示,不久前,特斯拉创始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到无锡拈花湾参与深度非遗文化体验之旅,自己受邀负责紫砂礼品的创作。这件作品选用象征青春的绿泥制作;壶钮采用祥云造型;壶盖用色泥装饰,并用金丝镶嵌特斯拉标志;壶身上部穹顶散落着银色的“星链”;整个壶形又似一艘星舰。梅耶收到该壶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玉雕(水晶雕刻)项目立项人与传承人沈德盛带来的贯通环形描金酒壶、天然水晶包裹体内雕观音和紫水晶释伽牟尼佛等作品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他擅长创新,更独创了阴阳雕结合、内外雕结合等形式,并在作品后期表面处理上采用多种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水晶的表现效果。此次展示的贯通环形描金酒壶,就是他的独门绝技。
展览期间,掇美艺术空间还将推出非遗大师与艺术家联名文创产品定制服务,并举办系列非遗主题沙龙等活动。
地址:普陀区云岭东路89号长风国际大厦二层掇美艺术空间
开放时间:每天10时至20时,免费开放,展览将持续至7月25日
公共交通:15号线长风公园站,4号口出站,步行5分钟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