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应助老服务,在同一个小程序上下单即可轻松获得。为老助餐、代配药、陪诊、非急救转运、睦邻互助等门类,简便操作让老伙伴也能轻松上手。近日,宝山区张庙街道社区服务小能手“智养张庙”小程序上线,可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还可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套餐,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高龄老人可享“定制”服务
独居老人杨慧菊今年已105岁高龄,居住在通河一村,是社区内的百岁寿星之一。老人唯一的女儿庄英兰也已经84岁,她一边要照料患病的丈夫,一边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常常“两头跑”。每周三是庄英兰固定探望母亲的日子,她需要采购生活物资、为母亲配药等。
庄英兰告诉记者:“我一直想找人照顾我母亲,这么大年纪了,我不能天天来看她,有个人帮忙,我也放心点。”同时,因为杨慧菊明确表示不喜欢与外人同住,因此找个非住家的、能定时来帮忙的阿姨成了最佳选择。
居委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介绍了“智养张庙”小程序,针对杨慧菊的情况,适合使用专属小时服务。该服务涵盖做饭、打扫、亲情陪伴等暖心项目,可以较好地满足老人需求。同时,结合老人的生活习惯,还可定制服务方案,确定每周一、三、五,有阿姨上门为老人服务。
恰逢周三,记者在杨慧菊家中见到了忙前忙后的阿姨,为老人打扫房间、做家务。阿姨还帮老人处理念叨了好几天的马桶圈,把破损的地方都修补后,杨慧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春暖花开的日子,老人还实现了出去“春游”的愿望。原来,老人好久没下过楼了,很想到室外看看。居委干部与阿姨按照老人的想法,将她扶上轮椅,推着她在小区里散步,一路上这位百岁寿星说说笑笑,心情畅快。
优化服务满足特定需求
高龄老人能获得个性化定制服务,普通老人有特殊需求,也尽可与居委会沟通、获得帮助。不久前,“为老助餐”功能让一位回族老人感受到了“特殊”服务的温暖。
居住在通河六村的马阿姨是独居的回族老人,骨折后行动受限,饮食起居成为了难题。居委干部得知情况后,立即上门走访,了解马阿姨的饮食需求。
由于马阿姨不能吃猪肉,如果在小程序下单,需要长者食堂提供更多配合。经过街道社服办的协调和沟通,第二天小程序就上线了泗塘二村59号长者食堂的个性化营养餐,让马阿姨吃上符合自己饮食习惯的热腾腾的饭菜,老人十分感激。
张庙街道工作人员介绍,辖区内的居民如果对餐食有特殊要求,可以及时与居委会联系,沟通后在点餐时进行备注,以获得更周到的服务。
记者发现,“智养张庙”小程序页面设计简洁明了,“菜单”内容丰富,包含为老助餐、代配药、陪诊、睦邻互助、便捷生活、非急救转运、机构养老、日间照料等栏目,涵盖与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家政服务、理发服务、物业服务、家电维修、亲情陪伴、跑腿代办等服务内容,基本可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据悉,下一步张庙街道还会将长护险对象、残疾老人、高龄纯老群体、独居老人以及孤老等重点服务对象列为核心关注焦点,深入挖掘老人们的潜在需求,不断完善“智养张庙”小程序的服务功能,助力更多老年群体畅享幸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