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罗店远景村和联合村的油菜花海 杨建正 摄
袅袅炊烟,羊肠小道,伴着蝉鸣蛙唱,农人在田埂上劳作……曾经,说起乡村,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场景。如今,新农村正以跨越式、颠覆式的发展,开启崭新的2.0版本,四通八达的马路,白墙黛瓦的民宅,咖啡香与烟火气相映成趣,潮流艺术IP巧妙融入田园……在上海,近年来涌现出很多吸引人眼球的“网红村”,一村一特色,步步皆是景。我们挑选了其中几个,趁着清明踏青,一起去感受下安逸宁静时髦的海派农村吧。
和睦村
青浦·和睦村
租一片“共享菜园”唤醒你的“种菜基因”
推荐玩法:打卡“和睦水街”“和睦柿集”,坐在街边喝杯“村咖”,混搭油墩子、海棠糕,体验农耕文化
在被誉为上海城市后花园的青浦区,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赵巷镇和睦村。这里毗邻奥特莱斯、连接大虹桥核心区和青浦新城,却隐世在一众热闹的街区之中。
走进和睦村,一条徐泾河,西起崧塘,东至黄瓜漕,悠悠荡荡从这里穿过;蜿蜒绵亘的“和睦水街”岸边野花摇曳,树下三两桌椅,随时可歇脚。“和田睦舍”“饮光山房”……河两边聚集了两岸茶空间、日料店、咖啡馆等30多家商户。一个个临河小院,各具特色,周末常常一桌难求,工作日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而颇具现代化气息的商户门前却聚集着油墩子、臭豆腐、海棠糕等海派特色小吃,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不少市民游客坐在街边,品村咖、尝小吃。
走出水街,穿过“和睦柿集”的竹门,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亮眼,不少游客在田间兴奋地合影。最近,和睦村爆火的“共享菜园”模式也让人欲罢不能。据了解,“共享菜园”由个人承包村民的土地,再划分成一块一块的菜园,租赁给城里向往种菜的市民。租到菜园的人们,选择想要的蔬菜,可以自己打理,也可以委托给菜园主理人打理。这种模式唤醒了很多人骨子里的“种菜基因”。
到了秋天,在和睦村的稻田中还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跟着新农人割稻、收谷,你可以体验丰收的喜悦。稻田边还设置了一间农作展示中心,摆放着特色农产品、农具等,将农耕具象化,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传承了传统农耕文化。除了体验稻谷收割,村内还设置了果园、菜园等多元农事体验,并举办田野团建、龙舟赛、汉服节、服装走秀等多项活动。
当地农家乐的土灶菜饭
金山·山塘村、中华村
逛白墙黛瓦新农村 过个小桥就从上海到浙江
推荐玩法:尝“非遗”土灶菜饭、莲湘糕,参观红色中华主题馆,逛湾区牡丹节
在上海和浙江交界处,有一座桥横跨两省。站在桥上,一只脚在上海,另一只脚在浙江。这座桥,就在明月山塘景区,景区由上海的北山塘和浙江的南山塘共同打造。走进明月山塘老街,小吃铺、肉铺、饭店、邮局等沿着青石板路一字排开,老街老屋红灯笼,村民们热络地打着招呼,处处充满着烟火气息。
明月山塘景区所在的山塘村,位于金山区廊下镇,它和隔壁的中华村一起,都在廊下郊野公园的核心区域。
中华村是典型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风貌的新农村,岸绿水清的河道,白墙黛瓦观音兜的自然村落,村民宅前屋后干净整洁,金黄色的油菜花摇曳,开放式休闲林地绿意盎然,让人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
目前,村里不仅有锦江小楼等农家乐,还有红色中华主题馆等。逛饿了,在十多家农家乐里选一家,品尝一下当地特色的“非遗”土灶菜饭、莲湘糕和当季的农家菜;走累了,也可以找家民宿住下来,有的民宿还能体验土布、版画等手工制作。
据了解,第三届上海湾区牡丹节4月8日将在廊下郊野公园举行,公园负责人表示,清明小长假期间,赏花踏青、亲子游乐、水上活动、牡丹写生等活动都安排上了,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一站式玩转春天。
牧场乐园里的小羊
宝山·远景村
萌宠、花海、400年古宅“水美村庄”玩法多
推荐玩法:去“打工喵俱乐部”撸猫、领养,在“田见茶食”喝茶、吃饭
碧水潋滟,水鸟云集,稻香四溢。漫步在田园乡间,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一幅崭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画卷映入眼帘,美不胜收。位于宝山区罗店镇西北部的远景村,因水而聚、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和寻常“网红村”不同,远景村以皮刀沟、小塘子河为主线,融入水、田、林、路等水美乡村元素,村内古宅艺术空间、咖啡馆、露营基地、萌宠乐园、皮划艇码头和田园小火车等20多个观光点位错落其间,游玩体验极其丰富。
“我们这里,有好几只猫同时‘上岗’”,在远景村东南角,有个集流浪动物公益领养、咖啡、画展、市集及文创周边于一体的“打工喵俱乐部”,今年刚开业。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流浪猫“上岗”前,要经过体检、打疫苗、绝育等严格的“岗前培训”,它们在店内陪伴顾客的同时,还能寻找新主人。店内公益美食和文创产品的部分利润被用于救助流浪猫。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会有不少游客前来“撸猫”。附近还有座牧场乐园,游客可以和迷你山羊、羊驼和矮脚马等动物一起玩耍。
从牧场乐园出发,一路向西,会经过村里最古老的建筑——“远景王宅”,它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还有“宝山非遗”罗店民俗画展厅,游客可在此欣赏多位画家的作品。
继续西行,可见“田见茶食”,这里有可以静坐品茗的茶室,并提供各类手工茶点,还售卖馅料丰富的手工云吞与大灶台烹饪的咸肉菜饭。游客可以边品茗,边透过全景玻璃眺望起伏的油菜花海,随手一拍便是朋友圈爆款。紧邻“田见茶食”的区域是田园小火车的发车点,坐上小火车,可穿梭于油菜花海。附近还有个森林露营基地,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开启酣畅淋漓的真人“枪战”,也可划着皮划艇在蜿蜒水系中穿梭,感受远景村的别样魅力。
“浦江之首”公园
松江·东夏村
奶米茶、米糕、网红菜饭 舌尖上的“松江大米”
推荐玩法:品奶米茶,去“有米餐厅”来碗菜饭,打卡“浦江之首”公园
东夏村位于松江区石湖荡镇东南,斜塘江、圆泄泾与横潦泾在此处共同汇入黄浦江,三江汇流处被誉为“浦江之首”,是松江的地标性名片。
沿着村旁的东涵公路前行,就来到了沈家浜荡,这里不仅是石湖荡镇的文化中心,还是一处以米产业为核心的社区。市民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到特色的奶米茶、田心米浆,还有各式各样的米制糕点,尽情领略“松江大米”带来的美食盛宴。而一旁的“有米餐厅”所提供的土灶菜饭,更是当地的网红美食。
“菜焯软了,盛起来,放水烧,滚了,大米倒进去……”中午时分,村民王白妹在土灶边忙活着,她烧的菜饭几乎是每桌必点的松江当地美食。5年前,回村创业的青年在村里开办了“有米餐厅”,得知王阿姨烧得一手好菜饭,诚意邀请她加入,没想到这一碗菜饭很快走红网络。
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几栋已空置多时的老房子已悄然变身民宿、咖啡馆、茶室、轻餐饮、共享办公和乡村好物直播基地。在这里,水上皮划艇、空中直升机、地上骑马游,以及共享采摘园等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相继推出,更有露营和篝火晚会。
在东夏村境内,还有座“浦江之首”公园,已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松江网红打卡地之一,公园里可遥望黄浦江。逛完后,还可到公园旁一辆带有年代感的绿皮小火车里坐坐。这列“文明号列车”重现了始建于1908年沪杭铁路石湖荡站的旧貌,它既是游客服务中心,也是供人拍照打卡、休闲、饮食的“火车集市”。
青浦·岑卜村
会堵船的“魔都小亚马逊”“热闹得简直不像农村”
推荐玩法:赏水系景观,看萤火虫,租块菜地自己种,打卡旧厂房改造的咖啡馆
去年,上海发布《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首次提出发展“沪派江南”,并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岑卜村便是其中之一。这个隐藏在青浦区金泽镇西岑社区西3公里处的村庄,三面被森林环绕,一面紧邻湖泊。村内河道纵横,候鸟栖息,白鹭成群,其自然景观以“魔都小亚马逊”而闻名。一到夏天的周末,慕名来玩皮划艇的人,甚至会让岑卜村的河道“堵船”。
2022年,岑卜村因“在上海看萤火虫”而爆火。虽然萤火虫的观赏存在季节性,但这里的皮划艇俱乐部和丰富的水系景观却是一年四季都值得体验的。近几年,该村将闲置的校舍厂房群落改造成“网红店”一尺花园咖啡馆,将五金厂废旧厂房改造成新中式茶饮一步草堂,同时创建了非遗文化展厅、汉服体验基地等文创区。
如今,河岸边、稻田里、柿子树下,各种“小而美”的店铺随处可见,村子不大,却涵盖了水上运动俱乐部、烘焙坊、咖啡馆、围炉煮茶、民宿等当下新潮元素,一到周末,来打卡的市民游客让岑卜村“热闹得简直不像农村”。
你还可以租一块菜地,体验亲自种植的乐趣。在村口处,可扫描二维码进入岑卜村的旅游小程序,查看村内景点及商铺介绍。
农副产品集市里人头攒动
奉贤·潘垫村
赏油菜花海正当时 夏天还能来“吃伏羊”
推荐玩法:喝蜜梨果汁,吃荠菜卤蛋,看好油菜花再带点田头菜回去
奉贤庄行的潘垫村被称为“沪派江南第一村”,历史悠久,民间一直有“先有潘垫,后有庄行”的说法。当地村民说,来潘垫,可以“春赏菜花,夏食伏羊,秋品新米,冬看民俗”。如今,正是赏油菜花的时候,在奉贤菜花节主会场花米庄行景区,潘垫北路大道两边就有大片的油菜花海。
在去往油菜花田的大道市集上,还能喝到当地盛产的蜜梨果汁,农副产品集市里更是人头攒动。当地农户带来了新鲜的草莓、甜瓜,还有附近村民自家种的蔬菜、自制的荠菜卤蛋等。“看好油菜花,再带点田头的菜回去,很新鲜!”从闵行赶来赏花的何阿姨说。
潘垫村的美食广场上也是人来人往。花花大马戏在周末几乎场场爆满,周六下午的百乐门爵士大乐队上海老歌音乐会也吸引了不少人。据了解,奉贤菜花节首个周六单日就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预计清明小长假将迎来更大客流,届时油菜花也将开得最盛,花海会更壮观。奉贤菜花节将持续至4月13日。
毛桥村的广西民俗节
嘉定·毛桥村
沉浸式体验古法技艺“知青小屋”再现青春回忆
推荐玩法:走“最美乡村景观路”,打卡毛桥工坊,尝尝酱缸爿等本地小吃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前庭后院……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与江苏太仓接壤,村内自然水系密布交错,“最美乡村景观路”霜竹公路贯穿境内。
村内有毛桥工坊、毛桥集市、愚农庄园、和沁园等。毛桥工坊由老工坊改建而来,开设了酒坊、米坊、面坊、油坊、酱坊、蒜坊、酒酿坊和布坊等传统工坊,用场景还原古法技艺,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磨面、织布、晒酱瓜等。村内还保有醋大蒜制作、黄杨盆景制作、竹刻等传统工艺。小吃集市上,富有代表性的酱缸爿、甜咸饼、草头塌饼、小糖心饼4种本地乡土特色小吃广受游客喜爱。
另一个打卡地“知青小屋”,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位来毛桥插队的女知青居住过的场所,如今已成为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里面陈列着各式奖章、书信等,木门、土灶、长凳、八仙桌……充满农家气息的场景真实还原了那段岁月。
这个季节,一场梨花盛宴正在毛桥村上演,“广西三月三”民俗文化节也正在进行中,4月4日、5日,还会有身着壮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化身梨花仙子,与游客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