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临近,老字号的春日限定美食——青团迎来一年中的销售高峰。记者近日走访南京路步行街、豫园商城、南京西路等商圈看到,老字号青团的外卖档口,排队的队伍又长了。老字号们纷纷把绿油油的“绿胖子”放在醒目位置,新推出的咸甜口味也是“多到想不到”,让市民们直呼“挑花眼”。
麦乳精青团?吃的是怀旧
走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新雅、泰康等老字号门前“C位”都是青团。新雅现制青团有7种口味,细沙、陈皮豆沙、腌笃鲜、咸蛋黄肉松、荠菜虾肉、纯蟹粉和新口味芝士芋泥。在新雅斜对面的泰康食品商店门口,麦乳精豆沙、叉烧香菇等新口味青团引来市民驻足尝鲜。“不是很甜,能吃到麦乳精特有的奶香味。”剥开保鲜膜,尝了几口的朱阿姨点赞说。
据泰康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新口味主打“怀旧风”,在豆沙馅芯里融入冲调配比的麦乳精,以“不变的老味道”让市民在品尝青团时,想起小时候的味道。为了平衡豆沙、麦乳精豆沙等甜口,泰康还推出了香菇叉烧、蛋黄肉松(辣味)、咸菜豆瓣等咸口。现场,大多市民选择甜的咸的各来几只,拼成一盒来买,带有小宇航员、纸鸢、春花设计的外包装也很是清新。
限定青条头糕,眼前一亮
在南京东路、浙江中路路口,沈大成的一个个外卖档口排起了多路长队。透过橱窗,不锈钢餐盘中摆满了刚出炉的青团,还冒着水蒸气。马兰头鲜肉、蛋黄肉松、豆沙、春三鲜、粢毛青团……圆滚滚的绿团子看着很是诱人,而一旁餐盘里的青绿色条头糕更是吸引眼球。
“这款茉莉龙井条头糕是首次推出,平时一天能卖六七千条。”沈大成小吃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沈晓龙介绍说,相对白皮豆沙馅,这款口感比较清新,颜色、口感更迎合春天的味道。青团新口味也很受市民、游客的欢迎,特别是包有笋丁、荠菜、鲜香菇丁的春三鲜青团,口感鲜香清爽。
目前,沈大成青团已开始进入销售高峰期,门店每天销量在三四万只。其中,传统口味的豆沙和新口味的春三鲜卖得最好。
一口吃到大虾,有新鲜感
位于中华路的上海德兴馆,外卖档口因青团的上市变得热闹起来。传统豆沙、咸蛋黄肉松青团准时来“报到”,由上海德兴馆独创的黑松露菜肉青团也很受欢迎,新口味大虾鲜肉青团更是让不少尝过的市民直呼“好吃”。
据店长王佳运介绍,大虾鲜肉青团的馅心为猪肉糜、鲜笋丁和青虾仁,每一只青团都包了至少一只完整的大虾仁,吃起来“存在感”很强,而春笋的加入添加“春味”,猪肉糜三分肥、七分瘦,热时能吃到鲜美汤汁。现在已是销售高峰,中华路店现在每天有5位师傅一起包青团,预计清明前几天会出现最高峰。
以素食素点闻名的春风松月楼,此次在青团上推出新口味松子马兰头、素肉松花生酱。“松子马兰头青团特别受老年食客的欢迎,很多老年顾客一买就是6只。”春风松月楼豫园店店长姜炜民说。
花生酱、素肉松、海苔芝麻……丰富的配料,让人在吃到素肉松花生酱青团的第一口时,就觉得很惊艳。“没想到素青团能吃出肉的味道!”几位购买尝鲜的阿姨爷叔说,这款青团用仿荤的口味打破了大众对于素食素点的传统印象。
艾叶入皮,核桃大枣入芯
在南京西路的王家沙总店,青团档口的队伍从店里一直排到了人行道上,足足一二十米长。“这些天天天排队,去年我们最高峰时一天要卖12万只,今年有希望打破纪录。”王家沙点心部部长姚建华表示,今年青团口味共6种,其中艾叶枣粒核桃是新口味。
“新口味主要考虑营养价值和口感的搭配,选了新疆大红枣搭配香脆核桃和瓜子仁,口感层次丰富。”姚建华说,目前最受市民欢迎的还是马兰头和艾叶细沙。
在兰田路路口的悦来芳门店,各色青团在柜台上依次摆开,吸引了不少食客前来尝鲜。今年,这家创立于1926年的中华老字号在青团上翻出新花样,除豆沙、黑芝麻、枣泥和蛋黄肉松口味以外,特别推出金、粉、白、青四色春季玉团。每一个玉团都糅合了春色,如粉玉团以樱花为原料,青玉团加入了马兰头,金玉团则以南瓜入表皮。此外,四色春季玉团外包装图案被设计成“风筝燕”的造型,更添春的味道。
随着青团销售高峰期的到来,各家老字号也提醒爱吃青团的市民,一般现制青团常温保鲜2—3天,如果表皮发硬,可回蒸一下或微波炉“叮”二三十秒,如果来不及吃,建议冷冻保存。另外,肠胃较弱的老年人,食用这口“糯叽叽”,要注意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