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新款买不起,而是二手商品更有性价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买二手、用二手”,由此也推动了“二手经济”的发展。不过,伴随着二手交易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交易平台乱象也频频发生,虚假宣传、假货丛生、以次充好、吞吃押金、违规售卖……致使不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仍有不少消费者在二手平台“遇坑”。
二手交易平台购入假货买家索赔无门
家住松江的沈老伯热爱骑自行车。虽已年过70岁,仍坚持每天骑行锻炼。前不久,为满足日常骑行需要,沈老伯准备再购入一辆自行车。“听说二手平台上有很多品牌自行车卖得很便宜,我就想先看看。”沈老伯表示,听到骑友介绍后,开始在某线上二手交易平台浏览。很快就发现了“目标”,一辆原价2000多元的捷安特自行车只卖400多元,卖家自称是“发烧友”,因家中自行车太多,所以低价处理。
沈老伯觉得,“发烧友”卖的货肯定没问题。于是,在确认了照片中的车辆和品牌后,就果断下单买了下来。没想到,收到货骑了没几天,自行车零件就坏了。修车行师傅告诉沈老伯,这辆自行车除了车架是该品牌,其余配件都已被更换成廉价零部件。随后,沈老伯才从女儿处得知,二手平台上有不少卖家都会“自我包装”,“发烧友”“旅游爱好者”“大学生”这类形象更良好,更容易取得买家的信任。
发现问题后,沈老伯想联系退换货,可客服没回复,卖家电话也打不通。“以后我再也不在二手平台上买东西了。”沈老伯气愤地说道。
某知名平台投诉总量多投诉回复率低
“我买的二手数码相机,按键按不动,无法关机。客服说七天已过,拒绝解决问题”“买了一台二手冰箱,有平台官方验证,使用时冰箱通上电不制冷”“ 购入超市礼品卡,收到卡密后无法绑定,卖家不解决,还拒接电话把我拉进黑名单”……事实上,二手交易平台的套路还远不止此。除了以次充好、偷换配件外,还存在卖家随意失联;售卖时承诺可随时退,收到货后发现商品有问题却不退款;二手交易平台风险提示缺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近期,不少二手卖家还涉嫌售卖侵权虚拟产品。
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二手”关键词的投诉累计14万余条,其中被投诉的平台包括闲鱼、95分、拍拍、转转、快手、瓜子二手车、爱回收等。截至2025年3月13日,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处理数据显示,闲鱼的投诉量最多,转转其次。除了投诉平台商品,对于投诉的回复率也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95分、转转和爱回收的回复率均超过了99%,相比之下拍拍和闲鱼的回复率较低,尤其是闲鱼,回复率仅为1.09%。也就是说,即使有投诉问题反映到平台,该平台也基本不予理睬。
消保委亲授追损攻略先获知卖家信息
那么,当消费者交易后索赔无果时,该如何继续维权呢?上海市消保委曾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亲测。在一个“好评率”较高的卖家处,消保委以“买家”身份购买了年费会员代充服务。卖家声称,如果会员掉线了就按照实际使用天数折算退款。成功充值后,确实可以正常使用。然而过了十天,会员就掉线了。此时确认收货的时间已过,资金已经打入卖家账户,当询问卖家如何处理时,对方便不回话了。
此时,消保委“买家”先向平台举报了卖家,平台很快封禁了卖家账号并承诺会进行追损处理。然而平台经过两次追缴后告知“追损失败”,至此,平台基本不会有后续操作了。随后,买家找平台客服要求信息披露,告诉客服需要使用信息披露来进行法律维权。客服让买家填写一个申请表格,很快就会收到信息披露的短信。有了卖家个人信息,尝试与卖家沟通,并表示要提起诉讼。为了避免负面曝光,卖家很快就退款了。
■业内建议
买家保留好信息 平台加强审核管理
一系列“避坑”“追损”攻略只能解燃眉之急,并不是长久之道。针对二手交易问题,去年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文件中已有部署:“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企业建立健全平台内经销企业、用户的评价机制,加强信用记录、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共享。”“完善旧货交易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网络旧货交易管理办法,健全旧货评估鉴定行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出台二手商品交易企业交易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信息清除方法相关规范,保障旧货交易时出售者信息安全。”
“在二手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法律界人士提醒消费者,在二手交易中,要与卖家进行充分沟通,尽可能详细了解商品信息,如查看商品描述、图片、视频等信息。注意卖家过往的交易状况、信誉评价等信息,评估卖家的可靠性。同时,还要注意交易安全,尽量使用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避免私下交易,并对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交易过程进行留存,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使用。遇到问题后,消费者应先尝试与卖家沟通,说明问题并提出退换要求或协商其他解决方式;若与卖家沟通无果,可向交易平台投诉举报。如果沟通协商、投诉举报均无法解决问题,可向消协组织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仲裁或到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应承担的责任,业内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违规信息的审核力度,升级技术手段,加码人工审核,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畅通的投诉通道,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并按时回访纠纷处理结果;提高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标准,平时要严格管理,可通过设置评价机制等方式,对违法违规用户实施名单公示、降低推荐度等处罚措施,来进一步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