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隐患多、直播间里藏猫腻、“一番赏”引发新问题

市消保委披露2024年消费维权八大热点

2025-03-17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2024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27万余件。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上海市消保委总结梳理了2024年消费者投诉案例,并公布了涉及“先用后付”“预付式消费”“线上消费市场”“宠物交易”“家电维修服务”“‘一番赏’抽奖新模式”等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问题。

 

  “先用后付”不透明、预付式消费有风险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先用后付”作为互联网销售过程中的新型支付方式逐渐普及。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相关投诉2318件,消费者主要反映自主选择权受限,如先用后付被设为默认支付方式或被“点开即开通”页面引导误触等。此外还存在服务规则不够明晰,取消方式过于隐蔽等问题。消保委认为平台应以显著方式告知消费者支付方式、违约后果及信用风险等,杜绝默认开通,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对于自动扣款的,商家应当予以二次确认,同时设置简单便捷的取消通道,便于消费者随时关闭服务。

  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预付式消费相关投诉19073件。争议主要集中于资金安全存风险、服务品质缩水、扣费和计费不清晰、拒绝合理退费等方面。消保委认为,提升预付式消费资金安全系数,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和管理,如明确预收资金和使用期限上限、建立第三方资金存管制度、完善信用惩戒体系等,并积极制定、推广更多预付式消费领域内的示范合同,促进相关消费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直播间虚假营销、宠物交易缺乏诚信度

 

  如今,线上购物拓展至直播间、小程序等新场景,相关投诉也明显增长。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直播间、小程序相关投诉11213件。消费者主要反映虚假营销、质量不佳、售后缺位等问题。消保委认为,商家和主播应规范营销行为,如实宣传、严把质量,并通过设置显著的售后渠道入口、合理配置客服等做好售后,方便消费者咨询反馈;平台应当压实审核责任,强化商家履约管理,对违约商家采取信用降级或清退等措施。

  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宠物、宠物医疗及周边服务相关投诉2015件。消费者主要反映商家销售“星期宠”,消费者举证难、索赔难;商家存在虚假宣传、价格虚高行为;售后服务不到位,出现问题时,商家推诿、拖延、拒不处理。消保委认为,经营主体应当严守诚信底线,在销售环节完整披露宠物健康档案,主动与消费者签署合同,并明确宠物出现染病或死亡时的责任划分。同时,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从明确经营者资质要求、规范交易合同内容等方面进行规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宠物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维修“小广告”不能信,“一番赏”引发新问题

 

  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受理电器修理服务相关投诉4100件。消费者主要反映维修服务不透明,社区“小广告”不可信,信息检索通道不畅等问题。消保委认为,家电行业应当倡导诚信经营、推动行业服务标准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价格透明度;相关部门应当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升执法力度,建立信用评级制度,重点整治社区违法广告及网络虚假信息。消保委也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家电维修服务需谨慎,要注意核实商户的资质和信誉情况,避免遭遇虚假维修和高价收费等陷阱。

  近年来,“一番赏”抽奖活动(编注:源于日本的一种抽奖活动,奖品分多个级别,高级别奖品或有一定的收藏和市场价值)凭借其独特魅力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迅速走红。不过,其存在一系列新的消费争议。主要涉及奖品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抽奖概率不透明、未成年人成瘾、攀比等。消保委认为,“一番赏”抽奖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新消费体验的同时,相关服务亟待规范。经营者应如实展示奖池内奖品的总量、各等级奖品的数量和价值、抽奖规则、参与条件等关键信息;线上抽奖平台应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从源头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风险。同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当形成合力,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106短信频繁骚扰消费者,低价竞争带来负面影响

 

  近年来,106短信频繁骚扰消费者的问题日益突出。2024年市消保委系统共受理个人信息相关投诉2541件,其中,消费者对106短信骚扰问题反映强烈,主要问题有频繁收到大量营销短信、骚扰短信难以屏蔽和拦截、信息被伪装成“退订”“官方通知”等形式。消保委认为,运营商应当加强源头管理,严格审核106短信商资质,建立黑名单机制,并对群发短信异常的企业予以重点监控。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手段,开发智能过滤系统,精准拦截垃圾短信,守护消费者信息安全。

  近来,不少商家采取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通过不断降价和“内卷式”竞争的方式抢占市场。低价竞争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下降、易引发不正当竞争、行业转型升级受阻等方面。消保委认为,企业应当打破低质低价的困局,以更多好产品引领新的消费需求;平台应当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保障商户自主经营权,建立恶意低价行为预警响应等机制;监管部门应当持续强化对低质低价的合规引导,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优化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