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如今,新规实施近一年,该规定的落实情况如何?快递市场又有什么新变化呢?
这一个快递收件人、寄件人都有话说
记者探访后发现,新规实施近一年来,真正按照规定执行的并不多。市民吴女士表示,春节后,她给家里购买了一批生活用品,大大小小加起来有9个快递包裹。其中,6个送到了她所住楼栋的一楼门厅,2个送到了驿站,需要自提。“另一个还在途中,不过我在小程序查询到,这个包裹也将被送到驿站。”吴女士实在想不通,她在所有快递下方都注明了“送货上门”,但真正能送到家门口的寥寥无几。“送到一楼门厅的包裹也会在物流信息中显示送到了‘家门口’。但其实把快递扔在一楼既堵塞了公共通道,又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不仅是收件人,对于寄件人来说,也是“苦快递久矣!”。淘宝某商家就曾在网络平台对中通快递进行过投诉。该商家表示,2024年12月,他寄出的快递顺利到达买家收件地址附近,但快递员未经买家同意就私自将包裹放在驿站,买家不满并要求快递员送货上门。然而,快递员不仅拒绝重新投递,而且态度非常差。“我投诉后第二天,快递网点表示会再次派送。这个过程中,买家提出希望快递员把快递放门口拍个照,结果快递员又不愿意了,直接操作拒收了。”该商家表示,由于快递员的操作,货物被退回,买家申请退款了,损失最终只能自己承担。
根本送不完驿站表示“压力山大”
事实上,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随着网购逐渐盛行,包裹快递量屡创新高,而在“双十一”、节假日等消费旺季,末端配送的压力的确不小。快递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将包裹转交给驿站或放置在快递柜。在黑猫投诉平台,与“送货上门”相关的投诉累计达3万多条,其中涉及京东、圆通、申通、中通、极兔等多个快递公司及菜鸟驿站。绝大部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快递员未经同意就将包裹放置在驿站”等。
据了解,驿站接收快递员放置的包裹,会收取一定费用,而不少快递员宁可支付这笔费用,也不想送货上门,其原因与时间成本有关。“如果按‘新规’来做,送货上门时,要么家中没人需要电话联系,要么拿回公司等待重新投递,这些都要花大量时间处理,如果每家每户都这样操作,那效率会大打折扣。”某快递公司网点工作人员认为,“新规”目的虽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那么,一些承接了送货上门业务的驿站为何也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呢?位于漕宝路某小区内的驿站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因为实在忙不过来”。据了解,该驿站每天都要处理1000多件快递,但驿站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小区有好几十栋楼,每天整理完货物再派送,工作量很大。能尽量把东西送到一楼门厅已经消耗了很大精力了,如果送到每个住户的家门口,那工作肯定完不成”。
优化配送模式规范经营行为和服务标准
据一家兔喜生活站点负责人透露,驿站的收入主要来自每单的派送费,但这笔费用难以支撑送货上门的成本。一家菜鸟驿站工作人员表示,针对专享送货上门的快件,淘宝会给驿站发放一定补贴,每单在0.8元左右。不过,这项“到家激励补贴”并不稳定,目前上海地区依旧有补贴,但补贴的单量在下降。
那么,消费者应当如何保障自己的快递“送货上门”的权利呢?针对快递员擅自将包裹放在快递柜这一问题,网络上有不少相关“攻略”。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丰巢小程序内自行设置拒绝使用丰巢快递柜收货,就可避免快递再次入柜。在采访中,驿站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些快递想送到家门口,客户也可以提前联系他们,然后把快递送到家。与此同时,记者咨询了几家快递公司客服,对方均表示,需要送货上门的快递,下单时可备注。
当然,也有将“新规”落实到位的企业。顺丰是为数不多可以保证每件都“送货上门”的快递企业。此外,在天猫超市下单,“配送偏好”一栏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收货方式”及“是否电话联系”,而所有选择“送货上门”的快递都会送至家门口。
业内人士表示,快递企业压缩成本,又将压力转嫁给网点和驿站,最终,消费者承担了服务体验上的落差。消费者的投诉和多元需求正在倒逼快递行业进行优化,“快递企业应调整派费机制,如提供不同层级的服务选项,明确收费标准。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优化配送路径,提升效率。”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快递企业和驿站的服务标准,确保消费者权益。快递行业协会也应制定自律规范,推动企业合理分配利益,避免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