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牌变多了,体验好多了!

记者回访市域机场线、上海松江站,发现配套设施有了大规模改进

2025-02-06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20619.jpg

 

  2024年年底,本市多项涉及市民出行的重大交通基建项目交付使用,其中就包括连接虹桥枢纽和浦东机场的市域机场线,以及全新的上海松江站。记者在开通运营后第一时间就进行了体验式报道,发现两者都存在指引标识不够等问题。春节长假结束,返程高峰如期而至,记者近日回访发现,相关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

 

 

  市域机场线:指示牌多了,配套公交也多了

 

  1月4日,本报刊发了题为《“乘车指引”滞后 公交线路信息模糊》的文章,报道了市域机场线开通后,由于站内“乘车指引”信息滞后,造成换乘不方便的情况。记者近日回访该线路所有站点后获悉,相关信息均已更新,部分站点还增加了新的配套公交。

  景洪路站换乘路不难走了

  市域机场线共设有中春路、景洪路、三林南、康桥东、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5座中途站点。此前,景洪路站地铁换乘市域线标识不够,一直是乘客吐槽的一大痛点。

  由于景洪路站要出站换乘,从15号线3号口出站后,要走到百米之外才能看到第一块指示牌,一度让不少乘客很迷茫。如今,3号口一出站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市域线指示牌。此外,在出站换乘的这段700米左右的路程中,几乎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指示牌,尤其是临近春申塘时,一不小心容易上桥,就走不到市域线了,为避免乘客走错路,沿途立牌都增加了“请勿上桥”的字眼。

  中途站点的公交信息均已更新

  去年年底市域线刚开通运营时,记者采访发现,5座中途站点的公交乘车指引信息均已滞后,无论是公告栏张贴的纸质地图信息,还是电子屏显示的信息,都与配套公交站点实际位置不符。此外,纸质地图的更新日期还停留在2024年7月。

  日前,记者重返这些站点后发现,相关纸质地图信息和电子屏显示的乘车信息均已更新。其中,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站已换上了更新日期为今年1月的纸质地图,方便在此站下车去迪士尼的游客更快捷地找到浦东50路和浦东70路。在另外4座站点,工作人员也都已换上了最新的公交指引信息。

  增加3条公交线  辐射更多区域

  除了站内外标识信息更完善外,1月底,市域线景洪路站和三林南站还迎来了新的配套公交线路。

  其中,距离景洪路站6号口最近的公交站台——华展路平驰路站,原本只停靠配套公交718路,如今,调整走向后的闵行12路也停靠该站,方便莘庄、梅陇、浦锦、浦江等街镇的市民换乘市域线。

  此外,华展路平驰路站还迎来了定制公交DZ201线。这条线路往返于市域线景洪路站和上海南站北广场公交枢纽之间,单程用时约35分钟,中途不设站,票价3元。与普通公交不同,乘客需在“久事公交乘车通”微信小程序上,点击“定制公交”,选择时间点和上车点,并支付车费。付费后会生成一个检票码,出示后即可乘车。

  记者前往上海南站北广场公交枢纽询问后获悉,DZ201线在南站的发车停靠点为夜宵线303路的站点。该线路发车时间为7:00至19:00,一小时一班,整点发车。但需注意的是,每个时段的预约人数需满5人后才会发车运营,若人数未满,则班次取消,票款会自动退回。

  车队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上海南站和景洪路站之间本身就有地铁15号线可以直达,所以定制公交DZ201线的客流并不大。工作人员还表示,虽然原则上预约不满5人不发车,但只要乘客有需求,“现场哪怕只有1人,我们也发车”。

  另据了解,在市域线三林南站旁的公交云绵路晚亭路站,新增了一条定制公交线浦东DZ22线,往返于此站和芦恒路枢纽站之间。云绵路晚亭路站的发车时间为6:30至22:40,覆盖了市域线三林南站的运营时间,单程仅为7到8分钟,票价2元,中途不停站,班次间隔为15分钟。虽然也是定制公交,但乘客无需网约,如平常一样刷卡或刷码即可坐车。

 

 

  上海松江站:一路上都是标识,不怕跑错站区了

 

  1月9日,本报刊发了题为《新启用的松江站,找路全靠一张嘴?》的文章,报道了新投用的上海松江站缺少醒目的指示牌,导致不少乘客走错南北站区的问题。

  日前,记者回访获悉,春节前夕,松江站服务中心内外已增设大量标识,并换上了字体较大的指示牌。相关管理部门还将继续根据旅客需求进行动态整改。

  指示牌变多变大  喇叭不间断提醒

  上海松江站分南区和北区,其中,北区是新建站房,南区是原松江南站的老站房,南、北区之间是服务中心。乘客从地铁9号线3号口出站后,最先到达的是服务中心东1门。松江站投用之初,服务中心由于指示牌数量不足、字体太小,成为乘客吐槽最多的区域。

  2月3日,记者在服务中心东1门看到,如今这里的地面上贴了大量提醒左转至南区、右转至北区的大号彩色箭头,很多标识间距不到半米。还安装了多个喇叭,不间断地提醒乘客不要跑错站区。

  步入服务中心后,只见服务台的东、南、北三面都添加了大字立牌,提醒乘客前往南北两区、地铁或公交车站。服务台正对东1门的地方还竖了三块牌子,分别标注了南区、北区的方向,及南区全部36班车次的详细信息。服务台上方的电子屏上也同步显示着各项信息。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乘客,他们表示,如今整座车站内的标识已能“连贯指引”,“跟着牌子就能找到路”。

  开站就遇到春运  管理方不断整改

  记者从上海松江站的管理方松江区枢纽管理服务中心处获悉,上述整改措施是在春节前完成的,该中心还将于节后开展下一轮整改。

  该中心交通管理科负责人王清平表示,自该站投用以来,该中心和服务中心的第三方物业不断听取旅客和媒体的意见,开展整改,“我们全方位增加标识,让标识变得更立体,尽力确保旅客能看见和听见指引信息”。

  与此同时,服务中心内的固定指示牌也在整改中。他表示,节前,各出入口内侧指示牌已替换为字体更大的牌子。针对一楼天花板上挂着的字体较小的指示牌,服务中心已请设计单位重新设计了大字号的牌子,“安装人员返岗后,我们会及时安排更换,车站内部还会增加立牌,确保第一次来的旅客不跑错”。

  “松江站开站就遇到春运大考,为保证大家顺利进站,我们一下子增加了大量标识,甚至有些密密麻麻,有的乘客觉得不美观。所以,我们接下来还会对这些标识的美观度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乘客的体验感。” 王清平表示,会根据乘客需求,不断动态调整。

  >>>关注

  为何“免安检通道”仍需安检?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指引标识尽管已有大量改善,但仍存瑕疵。如:从南区出站后,在前往地铁9号线的路上,虽然地面贴有“免安检通道”的箭头标识,但进入9号线3号口后仍需再次安检。

  针对这个情况,上海松江站管理方解释道,松江站开通之时,南区和北区的出站单向免安检通道都是直通9号线的4号口,乘客出站后,可以免安检进地铁。但轨交公安研判实际情况后发现,从南区出站换乘地铁9号线的路上,会出现人流对冲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于是调整了换乘路径,如今,从南区出站后,需从3号口再次安检后进地铁站。管理方表示,地上贴的“免安检通道”显然已不合时宜,错误的地面标识今后会被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