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产品销量增长,“无龄感”商业体不断涌现,银龄旅游市场火爆……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称为银发经济发展元年。随着养老逐渐向享老转变,银发经济市场蕴含着巨大潜力。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纷纷就涉老话题建言献策,其中,“银发经济”成为高频词汇。
打造带有“上海标签”的银发经济
位于普陀区的月星环球港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周末,来往的年轻消费者络绎不绝;工作日,老年消费者在宽敞的过道闲庭信步。近两年,环球港针对中老年客户开展了不少相关活动:国内首个以老年友好社区和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户外公益展、“忘不了餐厅”公益快闪店、“银乐荟乐龄俱乐部”项目等,这些活动受到了不少老年市民的关注。商场随处可见的爱心休息座椅解决了老年人逛商场的后顾之忧,“上年纪后腿脚不利索,走一段路就要坐下休息,这么多座椅让我们老年人安心不少。”市民陈老伯表示。
此外,还有一些商业综合体瞄准中老年群体,打造消费新场景。比如百联集团提出建设“无年龄障碍感”商业体,举办“银龄模特走秀”等惠老活动,释放银发消费需求。同时,加速商场适老化改造,让更多银发群体便捷消费。
当前,“银发经济”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1月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那么,申城“银发经济”该如何发展呢?两会期间,人大代表郭康玺建议给银发经济打上“上海标签”。他提出发挥上海医疗资源优势,建立方便老人远程问诊、远程治疗平台,让上海医疗服务覆盖全国;发挥上海旅游和环境资源,在崇明发展康养经济;打造上海银发医疗和文旅产品,让老年人在上海可以享受一站式看病、康养、文娱、旅游、美食品鉴等服务。另外,郭康玺还建议增加老年大学和兴趣班的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特点的老年大学产品。
养老金融产品的软硬件都该跟上
在浦发银行杨浦支行,一个基于银行网点3.0模式的养老金融服务“样板间”已实现成熟运营。位于黄兴路1718号的杨浦支行营业部,堪称一个“适老版”银行网点。银发服务专区、银发生活体验区、银发自助区、银发理财专柜等适老化空间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还有银发爱心服务专员为老年人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
硬件跟上了,养老金融领域的软件产品又如何呢?人大代表周广宇等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养老金融产品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养老储蓄等传统领域,但根据市场调查,老年人对康复服务、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需求。对此,他们建议制定和完善本市养老金融发展规划,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体系,优化金融服务网络,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
依托AI养老产品享受便捷生活
在2024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一批来自上海老年大学的蓝马甲数字体验官在现场体验了各种各样依托于各类大模型快速迭代的“助老智能体”,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捷和温暖。同时,老人们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助力智慧养老的新发展。
此次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吴晓童也关注到了养老产业中的“智能设备”。他表示,可穿戴设备、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是银发经济值得关注的领域。不过,目前,国内中高端适老产品较少,供需匹配失衡。同时,社会资源参与度不够,且专业人才匮乏。吴晓童建议,应加强政策引领,建立面向智慧养老的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推动智慧养老相关政策协同发展。
人大代表陈俊杰认为,科技创新可以解决不少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比如,相关企业可以研发智能口腔清洁设备方便失能老人使用,借助人工智能开发专属陪伴聊天机器人给老人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还可以推出高效、安全、便于携带的助浴设备解决护理难题。”
让高龄健康老人也能开心出游
今年76岁的邓阿姨热爱旅游,平时常常与老伴周边短途游,也经常和朋友一起长途出游。不过,近几年,邓阿姨发现,鲜少有适合他们这个年纪的旅游产品。“每次想去旅行社咨询一下旅游产品,总是被告知要签协议,还要子女出面同意了,才能跟团;有的甚至要求子女陪同。”邓阿姨说,有的旅游产品恰好是她感兴趣的,但仍被工作人员以“年龄太大”为由拒绝。“其实我身体很好,没什么基础疾病,出去玩完全没问题。”
如今,老年群体已成为旅游出行的“主力军”。相关调研显示,目前,本市70岁以下的老年群体出游已成为头部旅游企业重点业务板块,产品及服务较为成熟。但对于70岁,尤其是75岁以上的高龄健康老人来说,出门旅游仍然存在诸多限制和不确定性问题。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周卫红在《关于重视高龄老人旅游需求、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建议》中提出,相关部门应积极探讨推进高龄老人出游的旅游服务标准,老年游客应根据实际健康状况进行分类;鼓励本市旅游企业开发适合高龄老人的旅游产品并建立企业推荐名单。与此同时,积极构建老年人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完善无障碍旅游设备设施。此外,周卫红还建议,保险公司设计覆盖高龄老年旅游者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