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于岳阳街道试点电动载人爬楼机服务,让慈善公益项目惠及众多有需求的老人

“没想到,坐爬楼机这么稳当”

2024-11-07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110721.jpg

  对生活在老旧小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来说,上下楼难度较大。为缓解这个难题,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处联合该区民政局、区残联,近日推出松江区电动载人爬楼机服务公益项目,在岳阳街道试点。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50位居民提供了75单服务。

 

  “悬空一族”轻松上下楼

 

  “阿姨,我帮您绑上安全带。”在当天的体验活动中,家住岳阳街道荣乐一村74号3楼的范阿姨坐到爬楼机上,操作员贴心地为她系上安全带。随后,操作员双手控制老人座位背后的按键,让爬楼机下盘的两个小轮紧贴楼梯台阶,稳稳地下楼。记者看到,每下一层楼所花的时间不到一分钟。

  “没想到一点也不晃,坐爬楼机下楼这么稳当。”范阿姨表示,自己患脑梗三年了,行走困难,很少出门。范阿姨的老伴表示:“她一直闷在家里,总不是办法,我年纪大了,扶她上下楼也非常吃力。有了爬楼机帮忙,我就心定了。”

  荣乐一村隶属荣乐社区,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该项目刚推出时,他们就在各楼栋微信群里发布信息,并组织楼组长和老伙伴志愿者上门排摸哪些居民有需求,还在社区便民集市等活动中安排宣传摊位,“我们会对申请信息初审,然后上报街道审核后,再进入项目服务名单库。每次服务时,如果老人没有家属陪同的话,居委干部或志愿者会上门帮忙”。

 

  先试点后推广,让更多人受益

 

  记者从市慈善基金会松江区代表处获悉,爬楼机项目依托专业社会力量,向居住在二层(含)以上无电梯的老式公房符合爬楼机服务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帮助。目前,该项目在岳阳街道先行试点,为后续在全区推广提供样板经验。该项目由市、区、街道“三级联动”,由区慈善基金会、民政局、残联“三牵头”。

  据介绍,该项目委托相关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服务对象包括行动不便的老人、遇突发意外(骨折等)或疾病的老人、下肢体持证(一、二级)残疾人、患重大疾病需长期就医的老人或低保、低收入患者。其中,8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人每年可享受48次免费服务,超过次数后,个人每次负担25元;低保家庭或低收入家庭老人和下肢体持证(一、二级)残疾人每人每年同样可享受48次免费服务,超过次数后,个人每次负担5元;重大疾病需长期就医的老人或低保低收入患者每人每年能享受96次免费服务,超过次数后,前者个人每次负担25元,后者个人每次负担5元。

  此外,突发意外或疾病致行动不便的老人持医学证明可免费享受8次服务。先行试点期间,服务对象享受的免费服务由区慈善基金代表处动员爱心单位出资。有需求的居民可向居住地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50位居民提供了75单服务,24位居民参与体验活动,入库人数已有161人。

  另据了解,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居民了解项目内容,提高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助更多“悬空一族”轻松上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