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城市花园(二期)小区是浦东新区最大的居民区之一,居民人数近万人。由于小区面积大,部分居民步行至出入口需要较长时间,周边菜场距离小区较远,一些行走不便的老人去菜场有点吃力。
近日,家住该小区的戴阿姨来电反映,她此前发现附近小区每周三都有卖菜小集市,她于是要求自家小区的居委会联系那里的菜贩前来卖菜,但活动只搞了一次,就没下文了。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居民:买菜来回走2公里多,实在吃不消
戴阿姨今年81岁,她告诉记者,自己习惯去菜场买菜,但从所住楼栋步行至小区出入口,再到离家较近的菜市场,单程就要1公里多,每次去买菜都是“苦不堪言”。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戴阿姨所住楼栋虽然位于白莲泾以北,但紧邻小区里白莲泾以南的南片区。距离这里最近的菜场为兰陵菜场和博文菜场,六里二村菜场稍远。从戴阿姨所在楼栋出发,须步行1.3公里左右方能到达兰陵菜场或博文菜场,步行1.5公里左右才能到达六里二村菜场,对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记者在戴阿姨所在楼栋和南片区采访了多位居民,他们表示,如果要去菜场买菜,来回2公里起板,走路确实吃不消,一般要开电瓶车。
戴阿姨说,有一次她偶然发现隔壁临沂八村第二居民区每周三有卖菜小集市,心中十分羡慕。于是她联系了东方城市花园居委会,希望自家小区也能搞一搞这样的集市活动。9月初,小区里确实“引进”了这个集市,但此后便再无踪影,她也不得不继续“长途跋涉”去买菜。
街道:老人对活动性质存在误会
为了探访戴阿姨口中隔壁小区的“卖菜小集市”,记者于一个周三来到了临沂八村。这里正在举行名为“南风惠”的公益集市活动,现场多个摊位正在售卖各类蔬菜以及肉制品。据了解,该活动为南码头路街道慈善超市焕新开业后推出的特色公益项目。
该慈善超市的管理部门南码头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集市实际上是个“惠民日”活动,旨在提升慈善超市的知晓度:“我们一直强调自己不是来搞流动菜场的,本意是宣传慈善超市的公益服务理念,提供卖菜等便民服务只是工作切入点。老人可能产生了误会。”该负责人还表示,“南风惠”由第三方承接,但目前第三方的肉类冷链配送保鲜技术尚不成熟,所以今后“惠民日”活动仅售卖蔬菜、水果、米、油。
据介绍,集市活动开展至今不到半年,人手也比较有限,所以目前仅在临沂八村第二居民区和另外两个居民区搞常设摊位,“这些居民区位于街道里相对中心的位置,附近居民过来比较方便。比如临沂八村第二居民区的常设摊位也考虑到了附近东方城市花园(二期)小区居民的需求。我们也在其他小区巡回开展活动”。
居委:已提供买菜接送服务,新场所年内试运营
那么,戴阿姨的买菜难题是否有望得到解决?记者来到东方城市花园居委会询问相关情况。
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俊表示,小区周边的商业网点较少,加之小区面积很大,居民买菜确实存在不便。居委会和业委会在两年多前曾主动与拥有小区西北角商铺产权的开发商进行协商,引进了能售卖蔬菜和肉类的清美鲜家,广受居民好评,但这个清美距离南片区的居民楼仍然有一段距离。为了缓解居民的买菜难,小区每季度都会对接能卖菜的超市,举办集市活动,“集市活动的位置在居民楼中间,不少周边居民觉得早晨7点开始卖菜太吵而提出反对。所以活动无法频繁开展,希望戴阿姨能体谅。”
他还表示,考虑到清美距离部分居民楼超过一公里的距离,居委、业委会和物业三方协商后,决定由物业每天9点至16点开展免费接送去清美的服务,每半小时一班,“物业提供了有8个座位的电动观光车,专门安排两名保安在小区里巡回接送居民,还可以帮老人拎菜”。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化解居民买菜难题,东方城市花园(二期)小区正抓紧完成名为“邻舍生活圈”的项目。在居委会二楼的一块项目展板前,陈俊介绍,南片区最南边位置的居民活动室即将“变身”,今后将每周开展1到3次卖菜活动,尽力让包括戴阿姨在内的南片区居民买菜更方便。”
11月初,记者回访该小区后获悉,该居委活动室已经装修完毕,有望于年底前开展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