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有个露天的理发摊,天天出摊,我每次路过,风一吹,地上的碎头发乱飞,让人觉着很不适意,还影响环境!”日前,家住宝山区大场镇的魏老伯向本报新闻热线述说了心里的烦恼,“像这种露天理发摊,到底有人管吗?在小区这样设摊到底合不合法?”老伯提出了心中的质疑。
小区理发摊露天理发20年
根据魏老伯所述,记者赶到了位于沪太路上的这个小区,在靠近小区东侧边门约十来米的道路边,绿化带上的一块水泥地上找到了理发摊。
现场摆放着两把座椅,有两三位老年人在一旁或坐或站排队等候。一位背着理发工具包的中年阿姨正利索地为一位老伯理发。摊位边的一棵大树上挂着一块硬纸板,写着“便民服务”“理发”等字样以及摊主的手机号。几米开外,就是小区的健身园地和几栋居民楼。
记者留意到,前来理发小摊的居民没有间断过,不一会儿,水泥地上积下了不少碎发。摊主表示,等空下来,她会清理掉地上碎发,晚上收摊前,也会集中打扫干净。据摊主自述,她也是小区居民,理发手艺是向师傅学的,每天早上六七点出摊,天黑时收摊,在小区里给居民理发已有二十年了。
有人说好,也有人不满
“这个摊位基本天天出来的,居民们都知道的。”在随机的问询中,多位路过的小区居民表示,这个小区是个老小区,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三个弄号组成,居民约有几千人,老年人居多,平时到摊位来理发的老年人还真不少。
“像我和老伴的头发一直都在这位阿姨这里剪,有十多年了吧,价钿实惠,只要十元,剪得也蛮好。”居民陈阿姨坦言,小区周边沿街其实有一两家理发店,但相对来说,距离有点远,“肯定没有小区里的方便”,而且沿街理发至少要几十元“起步”。
不过,对于小区里的“常驻”理发摊,魏老伯却有不同看法,“我每次经过这里,看到地上的头发被风一吹,飘到路上,看着就不适意。摊位占用小区公共位置、散落下的头发损害到了环境和他人利益。”魏老伯有些不满地说,难道因为这里理发收费低,小区里就能随意设摊了?
摊主有困难,挂牌便民服务
记者随后联系到了当地居委会。据居委会工作人员透露,这位给居民理发的阿姨情况有些特殊。“她是一名外来媳,因为家人患有精神障碍方面的疾病无法工作,家里一直比较困难,经济来源主要就靠她。”工作人员表示,曾经也考虑让其在居住场所办证经营,但不具备相关条件。
在综合考虑她家庭的实际情况后,决定通过便民服务的形式,以每人每次10元的公益价格收费,让这位阿姨在小区里为居民们理发。
对于魏老伯提出的“影响环境”等质疑,居委会方面表示,会做好回访与督促,提醒理发阿姨注意清扫,同时会让物业清洁人员多加关注理发区域,注意环境整洁。“这些年来,除了这位老伯,还未接到过其他居民的投诉。”
■律师说法
建议多沟通取得理解
那么,小区里设这样的理发摊是否合理、合法?对此,上海律佑社会治理法律服务中心翁鸣杰律师认为,该摊位是否具有合法性,主要需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该摊位所占据的公共部位的性质,即先明确该小区的性质为公房还是商品房。” 翁律师分析说,因为不同性质下的决定主体存在区别,如果是公有住房小区,按照相关规定,由于该类房屋产权归国家所有,因此,在小区内设摊理应经过公房管理部门同意;如果是产权房,因为占用共有部位,依法需要召开业主大会,由业主共同决定。
“二是看经营行为本身。按照通常理解,经营行为需要办理相关的经营证件,不过,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翁律师表示,根据国务院发布、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4号),其中第三条规定:下列经营活动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包括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规定,从事无须取得许可或者办理注册登记的经营活动。
翁律师提议,遇到这个小区发生的情况,建议多方之间多加强沟通,相互取得理解,让便民服务、照顾低收入群体与居民感受、小区环境等多方面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