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结束了,上班族又要开始“搬砖”。假期倒数第二天,小赵又习惯性地打开社交平台,想看看“爸妈”有没有更新视频,看看“爸妈”又叮嘱了些什么。小赵的“爸妈”并不是她的亲生父母,甚至与她互不相识,他们是近来火爆全网的“电子父母”。
一段时间以来,这种通过拍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亲人视角的视频在广大网友中引发了强烈共鸣。“电子父母”“电子爷爷”“电子奶奶”走红,开启了一场全新的亲子对话,也引发了不少人对代际关系的思考。
评论区成“秘密基地”
“电子父母”最早来源于一对陕西汉中的夫妇。他们拍摄的视频均以父母视角对着屏幕前的网友说话聊天,这样的互动温馨有爱,被广大年轻的网友称为“电子爸妈”。目前,他们的抖音号粉丝量接近150万,获赞3400多万,部分视频的点赞转发量超过500万。
“你在学校怎么样呀?累不累呀?宝贝”“你今天没受委屈吧?” “听说你失恋了,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你才是你世界的中心”“你是爸爸妈妈的心尖”……这些对话日常便是“电子父母”称谓的原因所在。打开他们的抖音账号,主页的简介中写道:“造一场甜甜的梦,给娃娃。”点赞量最高的一段视频发布于2023年11月20日,视频中,两人笑嘻嘻地对着屏幕说:“今天没受委屈吧?累不累啊?在外面冷不冷?再过两个多月就能回家了,回家爸爸给你卤肉吃,妈妈给你买衣服……”
彼时,正是严冬,再过两个多月就是新年了,关爱的话语和笑容可掬的神态让不少漂泊在外、离乡背井的网友“破防”。评论区点赞量高达40多万的评价只有10个字:“我是什么很值得的人吗”。有网友表示,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就收藏了,目前为止已收藏了半年之久,“每当我感到累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会来看一遍”。还有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诉说自己的日常、吐露自己的心事,评论区俨然已成为网友们倾诉的“秘密基地”。
“云长辈”火爆各大平台
事实上,在各大社交自媒体平台,还有不少以拍摄父母、爷爷奶奶等亲人长辈视角的视频,这些账号在很多网友看来,都是亲切、和蔼、慈祥的“电子亲人”。微信视频号中,博主“小琳妈妈爱你们”的每一个视频开头语都是“孩子”,博主会在视频中教授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大到如何坐飞机、乘高铁,小到如何在方便面中打一个不散的鸡蛋,这些看似“多余”的技能分享却得到了数十万点赞,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我是来学煮鸡蛋的吗?我是来看妈妈的。”
微信视频号“妈妈来电话啦”也是网友们口中的“电子妈妈”,该博主的大部分视频都以妈妈的口吻给网友提供情绪价值。“家不该是痛苦的刑场”“做了世界的大人,也要学会做自己的小孩呀”“情绪反扑的时候,允许自己枯萎几天吧”。该账号视频下方的一条高赞评论这样写道:“叫这位阿姨妈妈是因为她懂我们心中的想法,让我们的心里终于透了口气。”
抖音号“爷爷奶奶说”则是以爷爷奶奶的口吻分享人生感悟,目前已有近250万的粉丝量。抖音号“调皮爷爷”拍摄的视频虽然不多言,但视频中的爷爷总是带着笑嘻嘻的表情做一些搞怪的事情,凭借着诙谐幽默搞笑的特点也收获了近百万粉丝。
2024年1月,豆瓣小组“做我妈妈一分钟”创建,小组有3000多位成员,每天都有一条帖子出现在主页顶端,也总是会有网友回复。在小红书平台,有“电子妈咪”标签的超过7万浏览量。可见,“电子亲人”已在各平台全面开花。
■建议
父母与子女多些沟通技巧 建立起坚实情感纽带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网友在互联网虚拟世界寻找和选择“电子父母”和“电子亲人”呢?有网友表示,这些“电子亲人”没有说教、没有“审判”,父母长辈视角非常亲切,语言表达满是关爱,非常有共鸣。社会学家表示,当下年轻人很容易因为快节奏的高压生活而陷入孤独和焦虑情绪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或许难以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和依靠。而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便捷的平台,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共鸣和安慰。
专家建议,在现实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或许也需要一些技巧。孩子长大了,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能及时出现,不需要的时候父母默默关注就好了。每个家庭都应该以“电子父母”的出现为契机,去重新审视和改善自己的家庭关系。父母可以尝试更多地了解子女的生活状态,用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方式,建立起更加深厚坚实的情感纽带。也可以借鉴“电子父母”的关爱方式,用心去培养和维护不可替代的真实家庭关系。
不过,心理咨询师崔先生认为,与“电子亲人”之间的虚拟关系是静态的,不能帮助一个人实现心理发展和成长,但是它能给予心理的慰藉,这是和真实亲子关系的区别。要想获得成长,只能自己在现实中迈出一步,去构建健康的、真实的关系。
此外,相关人士提出,“电子父母”背后的商业化运作还需引起广大网友的警惕。许多博主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可能会刻意塑造出某种理想的父母形象。这种形象虽然美好,但却可能让观众对真实的亲情产生误解和偏见。如果过于沉迷其中,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与现实生活中父母长辈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