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期间,行李寄存柜首次亮相上海地铁。7月27日,在首批12座地铁站开启8小时免费寄存;9月1日,寄存柜首次扩容并启动收费;9月16日起,地铁寄存服务再度扩容,徐家汇、静安寺、徐泾东、上海南站等20座毗邻商圈景点、重要场馆、交通枢纽的地铁站也加入提供行李寄存服务的队伍。如今,上海地铁寄存柜已覆盖了32座地铁站,累计设置了61个点位共1760个箱柜。
经过两次“升级”,寄存柜使用情况如何?本报对此进行了跟踪采访。
最长寄存时间上调至24小时 实在来不及,可次日再去取
与试点期间不超过8小时的寄存时间相比,9月1日起,寄存柜可使用的时间更长了,自助行李单次寄存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虽然寄存柜最长使用时间上调为24小时,但并不意味着寄存者可以随时取出寄存的行李。运营方表示,可寄存时间与车站运营时间一致,建议市民游客在寄存时留意该车站的运营时间,以便及时取出寄存的行李物品,不影响正常使用。
由于最长寄存时间调整为24小时,如果寄存者面临赶不上当日运营时间的情况,也可以选择第二天取出行李物品。而单次寄存超过24小时的行李物品,会统一由运营商介入处理。“小铁”寄存柜的工作人员表示,遇到这类情况,他们会与寄存者联系,提醒尽快取出行李物品。
在地铁车站结束运营和寄存时间将满24小时之际,“小铁”也会通过短信提示寄存者,这样既能保证寄存者及时取出行李物品,还可以为后续寄存者提供足够的空柜子。
此前,还曾发生过游客因寄存柜已满,选择把行李箱直接放在寄存柜周围的情况。这种做法容易造成物品遗失,还会影响站点的公众秩序。针对这一现象,工作人员在寄存柜上贴了提示,禁止将物品放置在寄存柜周边。
开学后“一柜难求”有所缓解 演唱会期间部分站点“满柜”
7、8月份试点期间,由于寄存柜数量较少,“一柜难求”现象比较普遍。经过两次“升级”,寄存柜已覆盖了上海32座地铁站,累计设置了61个点位共1760个箱柜。如今,想要寄存行李是否方便?本报对此进行了走访。
9月上旬,在人民广场站,由于已经开学,亲子家庭游客数量明显减少,再加上箱柜数量扩容了,寄存者找到空柜子更容易了。同时,在一大会址·黄陂南路、大世界、陕西南路、豫园等多个毗邻景区景点地铁站的寄存柜点位,均有空柜子可供使用。
据了解,9月16日起的第二次扩容升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民乘客,特别是中秋国庆“双节”来沪游客轻装出游的需要。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期间,寄存柜使用情况如何呢?
9月17日中秋节当天晚间,中华艺术宫站的寄存柜处,可用的空寄存柜数量较少,一度显示为0。据了解,出现这一情况,与当天在地铁站附近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的演唱会有关。
受台风“贝碧嘉”的影响,不少从外地来上海看演唱会的观众临时更改了行程,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将随身行李先寄存在地铁站里,看完演出再入住宾馆或直接返程。一位正在寄存随身物品的年轻女士表示,她是从外地来上海旅游顺便看演唱会的,“这场演唱会不让带相机进场,我一出地铁就直接把行李和相机寄存掉了,轻装上阵”。
现场,有乘客表示,如遇热门演出或赛事,地铁寄存柜很容易饱和,建议场馆方或场地邻近站点可以根据寄存柜情况,通过公众号或广播的形式,及时提示观众选择其他寄存点,以免到达寄存点后无“柜”可存。
同样“紧俏”的还有南京东路站的寄存柜,不少市民游客选择假期去外滩走一走,一出地铁就把行李寄存掉,逛街更轻松。
除了以上站点,我们还走访了上海火车站、汉中路、自然博物馆等多个提供寄存柜服务的地铁站,发现在二次扩容后,空柜数量较充裕,基本上都能随到随存。
App上可实时查看空柜数量 避免白跑一趟
与此前不同的是,要想查看有没有空的寄存柜,市民不再需要直接跑到各个站点的寄存柜现场,只要打开“Metro大都会”App,在“服务”页面,点击“寄存柜”,就能看到目前投入运营的可寄存地铁站的可使用格数,以及大、中、小尺寸各剩余多少个空位。同时,针对每个寄存柜,还提供文字说明和地图指引,方便寄存者寻找柜子所在位置。
临时有寄存需求的,也可以现场通过寄存柜上的显示屏,获悉可用总格数以及大、中、小三种不同型号柜子的具体数量。
此前新闻曾报道过,有游客犹豫自己的行李箱究竟适合放中号还是大号柜。如今,寄存柜上的寄存规格说明,可让寄存者轻松将自己的随身行李“对号入座”,如:“小铁”寄存柜上清晰标明,携带21英寸行李箱的寄存者只需使用中号柜,大号柜则更适合28英寸的行李箱。
最大行李柜封顶30元/24小时 “方便一整天,价格可以接受”
此次“升级”,还对寄存柜的收费问题给出了明确标准。9月1日起实施的寄存柜收费标准为:小号行李柜每小时2元,中号行李柜每小时4元,大号行李柜每小时5元;每24小时封顶收费,小号行李柜12元,中号行李柜24元,大号行李柜30元。同时,和试点期不同的是,正式收费阶段不再收取押金。
对于收费标准,部分寄存者表示可以接受。市民廖先生说,毕竟提供了一整天的方便。游客翁小姐则表示,此前,她去其他城市旅游,也使用过寄存服务,“价格差不多”。
寄行李必须进闸机,是否麻烦? “出于安全考虑,可以理解”
另一个讨论度较高的问题,是寄存行李必须先进站。现行的规定是,由于寄存柜都设置在地铁闸机内,不论是否乘坐地铁,寄存者都需先刷卡(码)进站,10分钟内可找车站服务中心,进行人工处理后再出站,无需付费。
就“进站寄存”这一问题,我们询问了数位寄存者。由于不少寄存者普遍选择将行李寄存后直接搭乘地铁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所以并不认为这是件麻烦事。
市民方女士坦言,如果并不想坐地铁,只是临时寄存物品,“进站寄存”确实有点麻烦,但出于安全考虑,行李必须先过地铁安检再进寄存柜,她也对此表示理解。同时,方女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未来能否对需要寄存行李但不搭乘地铁的人员提供临时进出卡,这样比扫码进站后再找车站服务人员处理更便捷,既方便了寄存者,也能减少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