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的日常生活过得如何?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助?在静安区退休教师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圈”——通过网络小组的建设,学校退管会与退休教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建立起了紧密联系,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感受到“家”的温暖。
网络小组“连”起退休教职工
目前,静安区有155个教育单位,14500名退休教职工,建有网络小组1000个左右,实行教育局退管会——学校退管会——学校网络小组的管理模式。实践证明,在网络小组建立后,这个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也成为退休教职工精神思想、文化娱乐、求知健身需求的互相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家”。
为了进一步推进网络小组建设,静安区制定了《静安区退休教职工网络小组活动公约》,对网络小组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作出规定。每年两次对网络小组长进行培训,每三年评选一次优秀网络小组或网络小组长。
在最新一次的三年评选中,市北中学第七网络小组和上海建承中学第九网络小组被评为2024年优秀网络小组。
更多热心老师忙前忙后
“张老师是个热心人,平时很关心我们。”老师们嘴里提到的张老师名叫张永泰,来自市北中学第七网络小组。由于退休前多年在学校图书馆工作,张老师接触的老师较多,这对网络组工作很有帮助。退管会的各种通知,张老师通过手机及时转发到组内各位老师,有的老师没有智能手机,他会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或通知老师的子女,直到通知到本人。对于组内退休老师的需求,张老师就像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忙收集需求,及时向退管会反映,一旦有了结果,及时反馈给本人,在沟通过程中,耐心地解释。
热心的张老师只是市北中学第七网络小组的一个缩影。每年退管会组织的回娘家活动,许多小组成员都会忙前忙后,协助退管会做好各项工作。平时有老师生病住院或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小组成员代表学校上门探望慰问,将学校的关怀带给他们。
网络小组是第二个“家”
建承中学第九网络小组是个深度高龄化网络组。全组15人,75岁以上13人,组平均年龄达到81.4岁。尽管因高龄化会遇到不小的困难,但在组长和群主的带领下,大家知难而进,不因年迈而停止“夕阳红”的脚步。
如今,一项项工作大多都在网络组微信群里完成:计划和总结工作、传递学校和小组信息、学习和主题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助等。
关心老师健康,是小组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当季节转换时,大家在群里交流各种保健养生知识——“如何提高免疫”“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作为一个学习型的网络小组,老师们天天在群里“读报”,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小组时常还会开展一系列纪念和主题学习活动,组织各种趣味活动,大家踊跃参与。老师们颇为感触地说,有网络小组的关心,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真好!
除上以上两个网络小组,还有更多优秀的网络小组在静安区涌现了出来:如积极向上、热心公益、富有活力的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第七网络小组,不仅活动从未间断过,来自组内的关爱更是伴随着每一位退休老师,送到他们的心头。如团结一致、互帮互助、抱团养老的新中高级中学第一网络小组,每一位组员在这个大家庭里,得到方方面面的关心,每当老师遇到实际困难,小组总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正如有的退休教师所说,网络小组是他们退休后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