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日前一则报道,引发读者广泛回响——

“老劳模、老职工理应得到敬重和关爱!”

2024-09-09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9月3日,本报头版刊文《“没空”两个字,如何告慰逝者?》,报道了一位一生奉献给远洋航运事业的老劳模病重和去世后,生前所在企业冷漠对待的情况。连日来,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呼吁全社会都要切实关心关爱包括老劳模在内的老年群体。

 

  共同爱护全社会的“宝贵财富”

 

  读完报道,91岁高龄的蔡秋芝老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家大型国企,这样对待一位老劳模,实在不妥当”。同样感到痛心和遗憾的还有老读者金康生,他在致本报编辑部的信中指出,相关企业的做法,不仅让家属伤心,也让社会寒心。“老劳模以及更广大的曾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老年人,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理应得到应有的敬重和关爱!”

  曾长期从事退休职工服务工作的老读者乐音,在为相关企业做法深感不安的同时,认为对一生奉献社会的老人,尤其是老劳模,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关爱扶助应该“不断线”,一些看似小事的慰问帮助,却能让他们备感温暖。持同样看法的读者唐红宝说,关爱退休老劳模、老职工,不仅是对奉献者表达敬意的应有之义,也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劳模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而提升单位的凝聚力,增强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制度保障”不能缺失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从市总工会、市退管会等方面了解到,此次老劳模及其家属受到冷落,在上海仅仅是个例。一位多年从事劳模相关工作的资深干部表示,整体而言,全市上下包括各级工会、相关单位和社区在内,对老劳模群体都十分关心,许多单位、社区有专门的举措予以制度保障。

  读者张若钢的父亲是沪上知名全国劳动模范,他告诉本报,父亲生前及身后,始终得到单位领导的热忱关心和社区干部的周到照顾, 20余年从未间断,全家人至今感念不已。

  读者马杰读了本报的报道后,深受触动。这位年轻的某国企退管会主任动情地说,对退休劳模和退休职工保持敬重之心、倾注关爱之情、多做务实之事,始终是自己的工作目标。

 

  也应关注普通社区老人

 

  也有不少读者在来信来电中提出,在关爱老劳模、老先进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关注普通的老人,尤其是退休后从企业回归社区的老人。

  读者张若钢就指出,上海作为一个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状态的国际大都市,更应在敬老爱老、助老帮困等方面率先示范,“我认为,关爱老年人不仅仅是关心照顾老劳模老先进,而且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点聚焦普通的社区老年人,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从助医、助餐、助浴等多个方面伸出援手,使他们愉悦地安享晚年。当然,我也真实感受到,上海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

  读者于蔚蔚表示,在很多老年人看来,退休后从单位回到了社区,社区就成了自己的新“娘家”。“希望新‘娘家’能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我们更多的关心,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社区活动,丰富我们的晚年生活,让广大退休职工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馨。”

  就在本文截稿时,记者获悉,本报9月3日相关报道刊发后,文中涉及的企业主要领导再次登门,郑重向老劳模的家属表达歉意,表示将切实改进工作,得到了后者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