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夜赏、夜品……共赴夏日文化盛宴

“夜文化”点亮“夜时光”

2024-08-19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081719.jpg

 

  与白天的炙热和喧嚣不同,盛夏的夜晚多了一点清凉、多了一点宁静。夏日的夜晚,你可以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好书,赏一场艺术家的展览,品一品精美的文物瑰宝。最近,各类书店、美术馆、文博场馆等陆续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夜场”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个逃离酷暑、沉浸于文化海洋的惬意空间。这个夏天,用“夜文化”点亮“夜时光”。

 

  在图书馆,和作家面对面

 

  8月14日晚上7点多,市民徐老伯特地带着孙子球球来到位于名都路的闵行区图书馆,球球抱着作家沈石溪的《神奇的警犬》一书想要一个签名。“听说闵行‘夜读周’第一天的活动就是沈老师的讲座,我专门带着小孩来现场看看。”徐老伯表示,球球读过沈石溪的书,也很喜欢小动物。“在家附近的图书馆就能跟作家面对面,球球非常激动,盼了好几天终于盼到了。”

  作为此次上海书展的分会场,闵行区举办的“夜读周”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希望参加夜间活动的市民。昨天晚上,以闵行本土历史题材戏剧作品《大江北望》为原型,为推理爱好者量身打造推出的适合图书馆场景的沉浸式阅读体验活动将在闵行区图书馆拉开帷幕。“夜读周”期间,“民国推理小说指南”对谈交流会、夜间推理社、“萤火夜读”系列绘本阅读活动以及各类主题展览也将在夜间陆续推出。

 

  在月夜里,以书会友

 

  除了图书馆,书店也是阅读的好去处。前几天,市民沈女士抢到了朵云书院(滴水湖店)的深夜书桌。“一直想重温一下自习室书桌的感觉,听朋友说朵云有这个活动,马上上网抢了一个名额。”沈女士说,白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深夜书桌”的概念很好,能让白天忙碌的人们在夜晚放松下来。

  记者注意到,本月,朵云书院(滴水湖店)在8月9日和8月16日分别有两场“深夜书桌”,每场39元,读者可享受2.5小时的专属书桌,以及饮料和点心。此外,深夜书桌结束时,书店还组织参与深夜书桌的读者进行简单交流,以书会友。

  晚上7点后,二酉书店门口,霓虹灯牌上的“醉”字变得格外醒目。店内部分空间设有吧台,不仅提供咖啡,还提供酒水。来店的读者既可以在阅读区域安静地读书,也可以在酒吧区域喝酒看表演。在这样一个“白天书店、晚上酒吧”的多层次的空间里,不少读者专门来体验“反差感”。

 

  在美术馆,与艺术邂逅

 

  “美术馆里有什么?黄浦江边的美术馆里又能看到什么?”听到孩子的话,来自河北的高先生专门留出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带着孩子去参观了久事美术馆,出来后顺便夜游外滩。在“律之绘音:赵无极的画意与诗心”中展出的《巴黎诗歌》系列作品,是一部集文学与艺术于一体的佳作。它由赵无极与美国记者、诗人和短篇小说家哈里·罗斯科伦科合作而成。高先生表示:“虽然孩子还不太能看懂诗歌,但让他提前感受一下文化艺术气息也不错。”这个8月,久事美术馆新增夜场参观,每周五、周六18:30—21:30(21:00停止入场)面向公众开放。

  同样开放夜场的还有宝龙美术馆。本月每周五、周六,该美术馆开放时间延长至21:00。在宝龙美术馆1号圆形展厅,艺术品《松》的设计巧妙地与圆形展厅的空间布局相结合,引导观众缓缓向上。此外,开展不久的“造梦奇境:科技艺术交互展”以独特的“情境式”交互体验,邀请观众进入一个充满奇迹和幻想的多元宇宙。

 

  在夜空中,与文物对话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文博场馆也开启了“夜模式”。这个8月,奉贤区博物馆不仅周一不闭馆,还开放了夜场。“听说还有西汉长信宫灯,那一定要看一看呀!”来自安徽的周阿姨一家来上海旅游,得知奉贤区博物馆有重磅文物展出,决定多留两天时间,专门用来参观博物馆。“这趟来上海,博物馆必不可少,现在还有夜场,对我们游客来说太合适了。”

  此外,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天文馆、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都选择在8月的每周六增开夜场。据了解,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天下有道——周礼主题展”是文博爱好者的心之所向。据悉,暑期以来,该馆接待的国内外观众比平时增加了近一倍。为了让观众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还特别打造了“沧海云帆”AR元宇宙,以馆内常设展览及重点展品为载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古今中外的航海历史、人物、典故、海洋生物、地理信息等知识以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让航海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