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昨日开幕,将持续到8月20日

情怀更浓了,买票不难了

2024-08-15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81528.jpg

  

 

  2024上海书展昨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读者们再度迎来心仪的阅读盛宴。和去年相比,本届书展的“上海情怀”更浓厚,深受老年读者喜欢的“淘书乐”专区再度进驻主会场。同时,本届书展活动总数近1000场,其中主会场活动556场,还有400多场分会场活动。

  记者走访现场发现,为解决老年人购票问题,本届书展在主会场设置了便民服务点,开幕第一天就帮助了不少老年人现场买票。

 

 

  “淘书乐”“老字号集市”老读者的情怀集体亮相

081526.jpg

  记者发现,本届书展主打一个“情怀”,老年读者们喜欢的旧书品牌摊位“淘书乐”再度亮相,“上海老字号集市”也首度开张。

  在东一馆二层,上海图书公司旗下上海旧书店设立的“淘书乐”专区人头攒动。该品牌的旧书市集此前曾在苏州河畔和浦东滨江等处举办,备受市民读者关注。此次,“淘书乐”展销书籍近3万本,涵盖艺术、文学、综合、工具书和社科类图书等。在书展举办期间,将源源不断有书补充到位。

  年过七旬的陈尚元是“淘书乐”的忠实粉丝,书展开幕当天,他在该展位上挑中了一本上海译文出版社的1990年版《乱世佳人》精装本,这本书原价为16.1元,书展售价为10元,“书的前几页有小说电影版的男女主演照片,很有纪念意义”。话音刚落,他又捧起了一本林青霞的《窗里窗外》,原价88元,书展售价只要20元。

  在摊位旁的柱子上,嵌有4面展示“宝藏书”的玻璃柜。其中最珍贵的是价值35000元的清代“四销夏”中成书最早者——《庚子销夏记》(八卷),另有1931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忠心的爱人》中英文双语初版、《论幽默》上海时代书局重排初版、《寒云日记》民国影印版等稀缺古旧书籍。

  记者留意到,在西阳光篷房里,充满怀旧风元素的“上海老字号集市”首度亮相,成为受读者欢迎的打卡点。爱书的老读者在此歇脚时,也可捎带着购买功德林月饼、梅林火腿罐头、正广和橙汁汽水与龙虎花露水等老字号产品。此外,中国出版集团也在西阳光篷房里设置了文创展区,读者在购买一定金额书籍后,可在此领取美加净、蜂花、福新等老字号商品。

 

 

  书展里藏着不少打卡点  展陈设计与推广吸引眼球

 

  为吸引更多读者,很多展位在展陈布置方面花了不少心思。其中,西一馆二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展陈空间宛如一座宫殿。整个空间敞亮而明快,原木色的装帧风格,配上高高挑起的穹顶,一整排弧窗上点缀着闪闪发亮的小灯泡,展台中央的树状柱子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了很多读者前来参观、打卡。

  怎么挑选适合自己的书,一直是困扰不少读者的难题。对此,部分出版社在“荐书”推广方面推陈出新。上海译文出版社展位上有一面名为“同路人书单”的展示墙。这里展示了9位读书网红的书单,供读者参考,读者扫描书单上的二维码,还能收看视频文学课。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现场买票  现金支付也畅通无阻

081527.jpg

  自去年起,上海书展全面取消纸质票,这令相当一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感到为难。为方便这部分老人购票,本届书展在延安中路上(展馆2号门和3号门之间)和南京西路上(展馆9号门处)分别设了便民服务点,有志愿者提供现场服务。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发现,便民服务点仅为60周岁及以上的读者、残障人士提供购票服务。有需求的老人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志愿者就能立即为他们购票。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这里的售票数量暂无限额,老人在规定的最晚进场时间前到达,都能买到票,再刷身份证入场。

  这位志愿者表示:“如果老人身边没有身份证的话,只要把身份证号告诉我们,我们操作完成后,会发给他们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小纸条,老人刷这张小纸条也能进场。”

  记者还发现,除了手机支付,现场不少老年人选择用现金支付,整个买票过程也畅通无阻。

  开幕当天,这两个便民服务点接待了很多前来购票的老年人。临近中午时,南京西路上的便民服务点前甚至出现了排队的现象。

 

 

 

  >>>分会场活动

 

  去长宁区图书馆,看200余份滑稽戏戏单

  作为上海书展“一区一特色”的分会场活动,“戏”上加喜——喜剧(滑稽戏)戏单收藏文献展在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3楼展厅向读者免费开放。

  本次展览展出了200余份不同年代的滑稽戏戏单及相关文献资料,这些小巧的戏单如同一部部微缩的上海喜剧发展简史,不仅记录着滑稽戏的剧情梗概和演职员表,还有着当时的社会标语与广告,展现了滑稽戏在各个时期的演变和创新,既无声述说着滑稽戏的时代背景,也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据悉,本次展出的滑稽戏单多数来自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馆长黄沂海的个人收藏。这些戏单在记录着申城喜剧舞台沧桑变迁与风采的同时,也见证着上海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中最早的戏单为1933年上映的电影《鸡鸭夫妻》《拼命》和《到上海去》,其中,《鸡鸭夫妻》由滑稽戏名家刘春山、江笑笑和丁怪怪等主演。《到上海去》由滑稽戏名家王无能、江笑笑等主演。

  《阿混新传》的戏单勾起了现场多位观众的回忆,年过八旬的胡老先生说:“那时候,单位里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脑子活络’,想闯一闯的,还有一种就是习惯吃‘大锅饭’的阿混,严顺开把这种形象演活了。”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9点至16点。

 

  去徐家汇书院“寻光”,参加阅读嘉年华

  书展期间,被广大书友称为“阅光宝盒”的徐家汇书院,将作为上海书展徐汇分会场,开展“寻光之夜”阅读嘉年华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多点联动,打造文博旅游新场景,以徐家汇书院为徐家汇商圈、实体书店引流,用全民阅读赋能文旅消费。

  8月19日晚,徐家汇书院将特别推出“寻光之夜”阅读嘉年华活动,邀请热爱阅读的市民读者,以一名“寻光者”的身份夜游“阅光宝盒”,探索寻源之旅、文脉之旅、奇妙之旅三条“寻光”路线,体验趣味满满的互动。

  《徐光启》沉浸式剧本游戏是徐汇区图书馆(徐汇区土山湾博物馆)主导开发,以徐光启编撰天文学丛书《崇祯历书》为历史背景,市民读者将以现代学生和明朝士人两种身份,交互体验徐光启引领新旧历法之争的精彩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