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店“小店主”的不凡人生

殷仁俊30余年倾心志愿公益服务,一把“爱心剪”为50万人次义务理发

2024-07-29    作者:孙卫星

  凭着一把剃头刀,这位理发店“小店主”硬是干出了一个全国劳模,开创了国内“理发界”空前的纪录。

  今年58岁的殷仁俊,与妻子共同打理一爿“俊发”美发店,在虹口一带颇有名气,整天忙得手脚不停。有人猜想夫妻俩肯定早就赚得盆盈钵满了,他却笑着摇头:“靠剃头发不了大财,而且做人也不光是为了赚钞票。”30多年来,他坚持上门献爱心,与徒弟一起累计为50万人次的老弱病残人士理发。有人估算过,这么多年,他至少少赚了300万元。这一大笔“蚀本生意”,颠覆了许多人对个体户的偏见。

 

  “小殷”的承诺坚持30年

 

  殷仁俊最喜欢穿一件天蓝色的马甲,上面印有“志愿者”标识,他上门为老人剃头修面,堪比子女还耐心。

  30多年前,还是“小殷”的他刚来上海谋生,有个花甲阿姨请其为老公公剃头,愿意多出几倍价钿。他上门一看,九十多岁的老人瘫在床上大小便失禁。虽然家人事先已点了好几炷清香,但老人床前仍异味呛鼻。令家属意外的是,殷仁俊二话不说,蹲下身子就为老人剃头修面,忙得汗流浃背。打理完,老人家属一定要加倍付费,他却坚持分文不收:“你们关爱老人的孝心打动了我,我以后会定期上门服务的!”

  一言既出,诺言铮铮。此后,殷仁俊干脆把家也安在了一所养老院附近,手持一把“爱心剪”,专为特困老人、残障人士、军烈属义务理发。他不光为有需要的人剃头修面,还顺带着为独居老人扛米送菜,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有人问殷仁俊,为啥放着钞票不赚,而要“义务犯傻”,他却说,自己是向“师父”杨怀远学来的。

  一个是挑扁担的客轮服务员,一个是捏剃刀的个体理发师,他俩怎会“搭”到一道?原来,是杨师傅的一句“为人民服务一直到白头”的名言启发了殷仁俊,于是他特地找上门拜老杨为师,每月都去听他讲“小扁担的故事”,顺便也帮师父理发修面。这一来一去好多年,“小殷”也成了“老殷”,他传承了劳模精神,也剃出了不少荣誉: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

 

  “老殷”继续发光发热

 

  这些年,殷仁俊夫妻俩始终坚守着开在社区养老院附近的那家理发店,有朋友曾向他推荐过静安区繁华地段的一处旺铺,他却放弃了发财机会。朋友们都说他“傻得厉害”,他却很坦诚:“世上钞票是赚不完的,人一辈子不能光为赚钞票而活着,我还想做一个平凡好人,更心安理得。”

  除了始终坚守的这家爱心理发店,人们还能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找到他。不管刮风下雨,每月20日,他总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在步行街设摊服务,那个笑眯眯带有扬州口音的就是殷仁俊——他习惯把“那个”两字念出重音,变成了“勒个”,一听就是从瘦西湖“勒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