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很大,有惊喜 “剩菜盲盒”受青睐

2024-07-22    作者:本报记者 彭 玥

  

072022.jpg

  玩具盲盒、文创盲盒、面包盲盒……在万事皆可“盲盒”的时代,还有什么盲盒是我们没见过的?最近,不少居民都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发现了新鲜事,原本按份售卖的菜品竟然出现了“剩菜盲盒”“蔬菜盲盒”。原来是食堂将未及时售出的菜品装盒售卖,随机搭配的菜品就像“抽盲盒”,每次都不一样。这种美食盲盒一经推出,就受到居民的青睐,尝试过的阿姨爷叔纷纷表示“有惊喜”“太实惠了”。

 

  剩菜进“盲盒”,售价10元

 

  下午1点多,徐汇区漕河泾街道华富社区食堂已过了用餐高峰时段。走进食堂,几位居民正三三两两围坐在餐桌旁聊天,食堂工作人员也已开始清理和擦拭厨具,为晚餐做准备。记者注意到,菜品展示柜旁放着几个已打包装好的锡纸餐盒,这便是“剩菜盲盒”。

  据介绍,用餐高峰过后,食堂工作人员会将未售出的菜品进行装盒售卖,每盒都会放3种菜品,荤素搭配,售价10元。虽然叫“剩菜盲盒”,但事实上,这些菜不仅不是剩菜,有的甚至刚出锅十几分钟。

  记者随机购买了一个“剩菜盲盒”,盒内是鸭血豆腐、素炒丝瓜和一只红烧鸡腿,价格非常实惠。一旁的爷叔主动上前说道:“这个盲盒很好的,很合算。每次的菜都不一样。买回去自己吃吃蛮好的!”据了解,盲盒售卖时间为每日13:00至13:30和19:00至20:00两个时间段。为保证菜品质量,该食堂在多个区域提醒顾客:“盲盒”均为当餐(市)制作,请在2小时内食用,且注意保存。

  同样将未及时售出的菜品进行装盒售卖的还有长宁区仙霞社区长者食堂。最近,该食堂推出了“蔬菜盲盒”,内含3种素菜,售价5元。同时,晚上7点以后,买大荤还送一份素菜。

  中午11点多,前往食堂用餐的人络绎不绝。记者注意到,出餐口已摆放着一个打包盒。工作人员介绍,盒内是刚出锅不久的素菜,3个品种随机搭配,“目前,‘蔬菜盲盒’午市、晚市都可以买到,售完为止”。记者购买了一份“蔬菜盲盒”,盒内装有海带丝、素炒杭白菜、豆腐衣三种菜品,品相不错。

 

  “剩菜盲盒”应按需购买

 

  “剩菜盲盒”最早起源于国外,这种模式旨在减少食物浪费,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种价格优惠的餐饮选择。事实上,除了部分社区食堂,还有一些自助食堂、小餐饮店铺、连锁餐饮机构也于近几年陆续推出了“剩菜盲盒”,受到不少市民的关注和欢迎。

  位于静安区的荣康壹号是一个弄堂里的小饭店,该店午市结束后,会将剩余菜品以盲盒形式销售。网友@AmbZZZ曾在该店品尝过盲盒,并评论道:“‘盲盒’好划算,打工人健康工作餐福音。”另有网友评论:是社区友好的小食堂。

  前不久,有市民在位于长宁区的恰饭食堂购买到了“剩菜盲盒”。据了解,该店晚市会将剩余菜品准备好用于“盲盒”销售,部分购买过的顾客评价“分量足”“东西不错”“味道也很好吃”。此外,还有不少居民在小桃园、锦园中式快餐店、棒约翰披萨等餐饮店铺购买到了质优价廉的“剩菜盲盒”。

  “剩菜盲盒”为现制食物,最好尽快食用。如打包带回家或放至晚上食用,务必高温加热。业内人士提醒,大部分“剩菜盲盒”非稳定供应,消费者应按需购买,理性消费,不盲目抢购。

 

 

  ■记者手记

  让余量食物发挥“余热”

 

  去年,有商家推出面包、寿司、咖啡等“食物盲盒”,本报还曾报道过专门做食物盲盒的线上小程序。此次社区食堂推出的“剩菜盲盒”虽称之为“剩菜”,却都是新鲜出炉的。因其价廉物美和“开箱”的趣味性,而在居民中走红。

  有人称赞这种做法的环保创意和成本效益,有人担忧其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也有个别人提出,“万一买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还是会造成浪费” 。对于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食堂方面表示,菜品处理严格遵循食品安全规范。他们希望以实际行动挑战食物浪费,倡导绿色餐饮理念。

  “剩菜盲盒”这种全新的销售模式给了消费者不一样的用餐体验。除了减少食物浪费,盲盒形式的销售对于特定人群来说,也具有一定吸引力,比如单身人士、独居的老年人和“选择困难症”等。当然,其中的不确定性,也是商家在创新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但“剩菜盲盒”的确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性选择。商家在有效处理余量食物、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如果能更精准地把握和组合菜品,使得“盲盒”更为丰富,就能让它们充分发挥“余热”,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口味和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