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多数文旅场所已实施免预约入内

部分小众博物馆为何仍需预约?

2024-07-04    作者:本报记者 程 峰

  

070426.jpg

  近年来,实名预约制已成为国内大部分景区及文化场馆的标配。不过,近段时间以来,上海、北京、苏州、成都等多个旅游热门城市先后官宣,除部分热门景区和文化场馆外,全面取消实名预约。具体到上海,依据市文旅局6月10日的公告,除8家热门场所需实名预约、21家场所需购票外,其他3000余家文旅场所已全面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

  这一举措,对游客尤其是老年游客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不需要在手机上进行繁复的实名认证操作,可直接入场参观。但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仍有一些场馆,虽不在“8+21”名单之列,仍要求非预约不能进,预约难度还非常大。个中缘由为何,记者进行了走访。

 

  市民困惑: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不在8家之列但仍需预约

 

  市文旅局公告发布的次日,市民冯老先生来到位于徐汇区宝庆路上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我一直想进去看看,但之前一直预约不上。公告出来后,我第一时间查了名单,发现这家博物馆不在8家仍需预约的场馆之列,就赶紧来了”。没想到,老先生还是吃了闭门羹,博物馆门口放了一块写着“今日参观报名人数已满”的提示牌。工作人员告诉他,仍然需要在“地产宝庆”公众号上实名预约后,才能进入。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它不在8家需预约博物馆之列,但还要求游客预约呢?”对此感到困惑的冯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求助。

 

  记者调查:“出了名的难约”尝试多次都没预约成功

 

  记者在社交网站查询发现,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一直属于较难预约的场馆。在“小红书”上,输入“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后,跳出的前10条帖子中有6条都提到这家场馆“非常难约”,甚至有网友表示自己“约了两年才终于约上了”。

  “地产宝庆”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显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于每周二至周六开馆,每日预约参观限额80人。开馆日的参观时间分为两场,上午场为9点30分至12点30分,下午场为12点30分至16点,每场限额40人。每日预约名额提前3天开放。

  记者多次点击该公众号的“参观报名”按钮查询预约名额,发现每个参观场次均无剩余名额。此外,该平台在预约时,要求参观人留下姓名、电话和身份证号进行实名预约。

 

  场馆管理方:保护建筑存“承载”压力 每日名额已从40增到80

 

  记者查询得知,市文旅局的公告明确了目前本市需实名预约文旅场所有8家,分别是:上海博物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气象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上海电信博物馆、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的确不在名单里。但为何仍需实名预约和限额开放呢?记者上门作了了解。

  一位现场负责人表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的确属于博物馆性质的文旅场所,但该场馆建筑已有99年历史,且于今年4月刚刚入选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名录,难以承受较大客流,出于文保维护需要,馆方不得不继续采取实名预约方式。起初只开放40个名额,考虑到有参观需求的市民较多,目前已经翻倍了。而且,一旦有预约成功的游客临时放弃,馆方会立即“放号”,尽力保证每天有80个参观者入场,希望市民游客能够予以谅解。

 

  徐汇区文旅局:不在“博物馆”备案名单内 企业有权自主制定管理方案

 

  除了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华山263老字号品牌馆也存在相似的预约问题。这家场馆是沪上首座以全面展示老字号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空间,目前,游客仍须在微信小程序上实名预约,65岁及以上游客可选择在现场填写个人身份信息,方能入内参观。记者查询发现,这家场馆与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一样,均不在2023年度的“上海市博物馆名单”中。

  徐汇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虽然名字中有“博物馆”三个字,但并不在政府部门以“博物馆”名义来备案的场馆之列,也不在文旅部门的管理范围之内,所以由相关运营企业制定管理方案,继续实行实名预约制度,“没有开放太多名额,相信也是企业出于对保护建筑的安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