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吃点啥?在手机端一目了然,还能远程来点餐;不爱“葱姜蒜”?餐前提前备注,不出错;验血、看病、配药要跑医院?老人不出养老院,“云端”就能一站式解决……目前本市民政部门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养老院,至2025年底将建成100家。记者走访中发现,乍看之下,智慧养老院和普通养老院区别不大,但正是在种种细微之处,智慧的力量给住养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忌口备注,一人一方案
扫码入住、健康档案、照护计划、三餐预订……在瞿溪路上的顾卞裘莉敬老院,这些服务环节全部实现智能化。
今年88岁胡老伯入住敬老院已经6年多,护理员在给胡老伯提供膳食服务时,发现他对于葱姜蒜等调料很“敏感”。原先每日送餐前,细心的护理员会为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伯把葱姜蒜单独挑出来。现在,护理员得到“减负”——院内升级了智慧养老系统“智慧餐饮”板块,数字化三餐点单服务实现“一人一方案”,智能系统早已记录下了胡老伯的这一特殊“习惯”。
“我可以在手机端帮妈妈选择她平日里喜欢的菜,在线点或者提前订,订餐成功后直接线上支付,很方便。”对于敬老院新开通的线上餐饮系统,张阿婆的女儿欣慰地表示,系统上还能查询到母亲在院每日的膳食情况,吃得好不好,营养摄入够不够,都一目了然。
验血、看病不用跑医院
上午时分,走进浦东新区周家渡养护院,公共活动区域里,用完早餐的老人们,有的三五成群,跟着智能小机器人,一起做手指操;有的两两对坐,在桌面上的电子屏互动游戏。老人们的房间里,护理员们正在忙碌着,用手机扫一下床头上的感应端,老人的需求自动在手机上显示,要洗脸、要穿衣……待护理员操作完,手机再扫一下,服务完成,自动“打卡”。而医生拿着智慧寻访包,给床上的老人量血压、测体温,寻访包自动记录着老人的健康指标,传入数据平台,形成一人一档的健康档案。
老人上厕所、洗浴时发生摔倒等意外该怎么办?在老人房间内的洗手间,配备了毫米波雷达,如果老人不慎摔跤,“智慧眼”会立即发出蜂鸣声,工作人员接到警报后会第一时间到现场及时处置。有需求的老人躺在床上也配上了“智慧眼”——智能床垫24小时进行体征监测,追踪着老人的健康状况,一旦有异常,及时预警。
从一日三餐到健康监测,再到休闲娱乐,养护院里的智能化让老人处处感到安全和便利。而最让老人直呼方便的要数互联网医院云诊所。据院方负责人介绍,之前老人和家属反映最多的烦恼就是跑医院。“一般流程是挂号、等待、验血、再等待,最后才是看病配药,整个流程非常繁琐,老人在医院一待就是大半天。”该负责人表示,在对互联网医院云诊所进行功能升级后,如今老人可以在手机端仁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开单化验,直接同步到系统后台,老人在养护院里就可以完成抽血,待抽血完成后,会有专人将样本转运箱送到仁济医院东院窗口。通过线上读取医保卡,老人可以根据报告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是否进行检查或是配药。如果是常规配药,同样可以在互联网医院完成操作,并直接配送到养护院,由工作人员送到老人手中。
“小伙伴”陪玩还陪聊
在安亭社会福利院里,210位老人正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满满科技感。其中,新开辟的认知症专区更是融入了智能化,为这里的老人们打开了一扇疗愈认知症的新大门。
入住“记忆家园”后,患有认知障碍的杨阿婆时常会和其他老伙伴一起看老影片重温过去,在屋顶花园里欣赏音乐,给种植下的果树除草、浇水。最近阿婆喜欢上新来的“伙伴”——“触摸音乐墙”。在“触摸音乐墙”上,这里有各类触感游戏,老人可以隔空模拟鼠标手,沉浸式地边游戏,边锻炼协调力、反应力等。“杨阿婆喜欢‘水果忍者’游戏,每天玩上个把钟头都不觉得累。”护理员笑着说,这种新奇的设备,老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成为忠实“粉丝”后,她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锻炼,身体都比以前硬朗了。
周阿婆每天喜欢和小京机器人说说话,也许在老人心里,这个喜欢讲故事、能逗她开心的小家伙就像自己的儿孙辈一样可爱。小京机器人是“社区居家型服务机器人”的一种,通过智能语音识别系统,他们日常陪伴在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身边,使老人能够更加轻松地表达自己需求,提升交流能力。而带有“镜像神经元系统”的智能设备,能提供智能化评估、可视化效果监测、康复训练服务,通过摄像头捕捉,让老人的身形成像在系统内,跟随系统进行动态训练,如八段锦、学说话、学做动作等。
“智慧养老其实就是用科技解放人力、优化效率、提高品质。这也给护理员们减了负,让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服务老人上,而老人们可能平时感受不到智能设备的存在,但它们却给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福利院负责人表示。
智慧养老院六大“标配”
2021年9月,本市发布《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推动养老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并提出到2025年底,“打造100个智慧养老院”。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出台的《上海市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智慧养老院建设主要包括六大板块,分别为智慧入住管理、智慧餐饮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管理运营,涵盖了养老院日常运营的方方面面。
据悉,2023年全市建成首批36家智慧养老院,2024年将继续建设40家,并鼓励因地制宜、积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