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试点专业场地专属时段,提供“帕友”乒乓运动锻炼

“帕友”战“帕”,开出运动新处方

2024-04-22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世界帕金森日”刚刚过去,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帕金森患者总数在360万人以上。近日,上海市乒乓球协会参与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通过乒乓球运动“疗法”,为“帕友”提供乒乓球运动场地和健康指导,着重训练“帕友”们的手脚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促进运动治“帕”。

 

  锻炼+治疗,“帕友”打乒乓

 

  周三下午两点,位于山东中路的黄浦体育馆市民健身中心,放置着几十张乒乓球桌的乒乓球室里“桌无虚席”。球室一隅的两张乒乓桌上,十多位上了岁数的阿姨爷叔正在轮番“对阵”打乒乓球。你来我往,很是热闹,老人们打球不在输赢,重在发球、接球的过程,不多时,几位“对阵”的爷叔已是大汗淋漓。

  这些阿姨爷叔其实都是帕金森患者,近期开始,每周三下午两点到四点,来自全市不同区域的他们会相聚在此,在专属时段一起打乒乓球。

  68岁的朱老伯说,他确诊帕金森症已有8年多,原先症状严重时,走路都走不稳,脚步都是拖着的,在接受运动干预后,一直坚持到现在,通过锻炼,现在走路稳多了。朱老伯还表示,除了新加入的乒乓训练,他还尝试不同公益组织为“帕友”们开设的改良版太极等运动疗法。

  患帕金森症十年的秦阿姨已坚持运动治疗多年,听说“帕友”可以进行乒乓训练,马上报名。“每次来打球,累计运动将近1个小时,打上15分钟左右就休息一下,休息时和其他伙伴聊聊天,很开心的。”秦阿姨说。记者面前的她谈吐自如,口齿清晰,姿态放松,没有帕金森症常见的身体僵硬、手抖等症状。

 

  提供场地,试点乒乓“疗法”

 

  “乒乓战‘帕’”群的团队负责人李老伯患病十九年,对于运动治疗深有感触,他和“帕友”们一起运动锻炼,边练习边互相学习,交流感悟。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李老伯原本僵硬的身体变得舒展,身体协调性好了许多。“现在来打乒乓球的‘帕友’,从刚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每周有十几、二十几个人来锻炼,我们的微信群已加入了四十多人。”李老伯说。

  据了解,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症状有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唾液分泌过多、精神障碍等,是第二大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仅次于阿尔兹海默病。

  目前,运动干预帕金森症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证明,参与乒乓球运动可以锻炼帕金森患者的心肺系统,提高眼和手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以及身体四肢的平衡能力,是改善帕金森病症的康复手段之一。

  “世界帕金森日”前夕,在沪举行的“帕金森与乒乓·体医论坛”上,“乒乓战‘帕’”发起人、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介绍了帕金森乒乓球与帕金森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国外曾有帕金森患者案例,在打乒乓球6个月后症状有了明显改善。2019年,国际乒联帕金森世界锦标赛在纽约应运而生,至今已举办了三届。现场,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会长王励勤就共同推动乒乓球助力帕金森症康复发起倡议,希望全社会关爱帕金森患者,让生命不再惧“帕”。

  目前,市乒协正积极参与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率先在黄浦体育馆进行试点,每周固定时段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专业场地,试点常态化的乒乓训练。今后,市乒协将邀请运动医学领域专家,开展论坛、讲座、座谈等多种形式,普及推广乒乓改善帕金森病症的知识和方法,让更多“帕友”通过科学参与乒乓运动,改善和减缓病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