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开辟“记忆菜园” 认知障碍老人当“园丁”

2024-03-28    作者:本报记者 吴 玮

032818.jpg

 

  腾出院子里的一片空地、让曾经熟悉农活的老人参与适度的简单劳作,当看到亲手栽培的蔬菜发了芽、蹿了高、开了花,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也渐渐“打开”了自己的记忆阀门。近期,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敬老院根据院内老人需求,在认知照护专区开辟出“记忆菜园”,不少老人主动参与种菜,乐在其中。

 

  开放照护专区主打怀旧风

 

  黄渡敬老院占地面积17000多平方米,周边辐射8万多人口居住的超大型居住社区——黄渡大居和黄渡集镇3个村。院内现居住着150多位当地户籍老人,平均年龄达到了85岁。

  为提升对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关爱和照护,作为嘉定区首批认知障碍照护示范带教点,黄渡敬老院将院内的“红枫楼”改造成了老年人的“记忆家园”——认知照护专区。目前,专区设有30张床位,每6位老人为一个单元,单元内配有小客厅,整个专区设有会客厅、餐厅、活动场所、护理站等功能区。

  在老人居住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每个床位整理得整整齐齐,床头装着无叶风扇,墙面、柜子上,都为每位老人贴上了特定的卡通动物图案,帮助老人辨识。步入公共会客厅,墙面上绘着黄渡跃进书场、汽车站、西巷桥等熟悉的老街场景,家居布置参照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居家风格,从三五牌座钟到二八杠自行车,还有铺在沙发上的镂空花布,都带着满满的年代感,令老人们倍感亲切。

 

  腾出空地做菜园老人当“园丁”

 

  在老人们住处的北片,两块对称大小,共约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菜园围着低矮的篱笆,眼下香菜、大蒜等绿叶菜长得郁郁葱葱,小青菜开出了一片黄灿灿的花,一旁的几小块空地新近培好了土,播种下当地品种的番茄。

  “这块空地是专门腾出来的,开辟成菜园,我们根据不同时令节气,让老人们一起参与农作。”黄渡敬老院院长张玮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好,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们会在护理员的陪伴下,在菜园里培土、浇水、修叶、采摘。“住在这里的阿婆阿公大多来自农村,他们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我们视老人的情况,每周安排他们适度进行简单劳作,不仅可以多活动活动身体,也能有效延缓认知障碍症状的加重。”张玮说。

  年近九旬的张老伯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症,在“记忆家园”,他和多位老人一起获得病情监测、认知训练等专业护理。和伙伴们一起做手指操、玩挑豆子游戏之余,张老伯最爱的还是去小菜园里逛一逛,拔除杂草,浇浇水,看着绿油油的叶苗长势良好,年轻时参过军、种过地的张老伯不由得笑了,“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