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造得这么漂亮,我们身为市民园长,要尽心尽力,把家门口的美呵护好!”去年,浦东新区30座口袋公园诞生了申城首批市民园长。这些市民园长活跃在口袋公园的一线,劝阻不文明游园,参与日常共治,成为市民和养护单位之间沟通的“桥梁”。正如古蜡梅园的市民园长胡志清老伯所说:“为大家看护好口袋公园,我们心里也很开心!”
全年无休,市民园长乐在其中
在浦东新区海桐路、樱花路的转角,有一座以古蜡梅命名的口袋公园,公园里一株编号为1535的百年蜡梅凌寒而开,傲立在公园深处。家住附近小区的胡志清穿着市民园长专用红色马甲、戴着袖章和帽子,每天必到公园“报到”。
此前,在他和多位市民的建议下,浦东新区绿化管理部门在古蜡梅周边种植了不少品种的蜡梅,如素心蜡梅、金钟蜡梅、小花蜡梅等,还挂上二维码,大家通过扫码,了解蜡梅的知识。如今,正值蜡梅花开,看到蜡梅枝丫需要修剪,有些绿植需要修补,胡老伯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养护单位,来维护好公园的方方面面。“每天早上、傍晚,只要有时间,我都会过来转转,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快人快语的胡老伯笑着说,自从担任市民园长之后,土生土长的他对这座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愈加上心。
春节前夕,在花木街道的牵线下,来自周边小学、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以及老师共30多人,在胡老伯的带领下,一同参观古蜡梅园。向孩子们介绍公园由来、蜡梅品种的同时,胡老伯也不忘普及文明游园的做法。他告诉记者,公园周边有居民区、幼儿园和小学,早晨、下午都有居民来此锻炼、健身,放寒假前每到下午四点是放学时间,这些时间段,人流密集,孩子嬉戏时在草皮上跑来跑去,不时往花坛里扔石子……一些不文明行为,长辈们劝不住,养护人员看着“头疼”,这时,身为市民园长的他反而能和居民们说上话,一番耐心劝阻和教育,取得家长理解,看好孩子,孩子还会跟着他一起,把扔进花坛的石子一一捡出来。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这个公园有个市民园长,有时还会主动和我反映一些问题,我会转给养护单位来及时处理。”胡老伯说,担任市民园长让他乐在其中,“做事全凭公益心,能为大家做点事情,我心里也很开心!”
居民点赞,“黏合”沟通公益奉献
“吴老师,侬又来巡园啦!”每当吴朝曦老伯出现在“吾佳园”口袋公园里,正在园里聊天、小憩的居民们都会热情和他打招呼。
和沪上许多口袋公园不同,这座小公园位于凌兆五村小区之内。由于紧邻凌兆四村、六村,这座口袋公园是周边三个小区、近万名居民家门口的花园。口袋公园在2022年下半年经过改造后,如今占地面积3370平方米的公园内设有景观廊架、健身场地等多个休闲空间。其中,中心广场上新建的文化廊架是老人们天天“嘎讪胡”的场所,孩子们则喜欢到有小型活动设施和沙坑的区域嬉戏。
去年,在东明路街道、当地社区的推选下,在居委会工作的吴老伯身上多了一重身份——“吾佳园”的市民园长。“我是这里的居民,又在居委工作,和大家都很熟悉。”吴老伯坦言,遇到一些不文明行为,如不牵绳遛狗、宠物随地大小便等,如果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上去教育,十有八九要被“弹回来”,而市民园长作为平民园长,在吴老伯的耐心劝说下,居民们都会听从,平时在公园活动时也愈发自觉。
有些居民会主动和这位市民园长反映问题。居民张老伯说,之前看到中心广场地坪的木条板翘了起来,容易绊到行人,他和吴老伯反映后,没多久,来自三林城建的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维修好了地坪。“之前遇到公园设施问题或是看到不文明行为,我们也不知道向谁反映,但自从有了市民园长来做沟通的‘黏合剂’,家门口的环境真的是越来越好了!”现场多位居民不住地点赞说。
更新“装备”,队伍今年有望扩容
“口袋公园不同于城市公园,因园内设施较多,人流量较大,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据浦东新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介绍,为解决口袋公园投入使用后出现不文明游园、有限场地被挤占等精细化管护难题,该区率先在全市提出邀请市民当园长的做法,让居民一起来共治。
去年,经过口袋公园所属街镇及社区推荐,30座口袋公园诞生了30位市民园长。这些市民园长不仅具备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同时也都是热心人士,能确保每周累计不少于1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间。
为了让市民园长工作更加顺利,去年年末,浦东新区绿化管理部门为他们统一配备了工作马甲、帽子和袖章。“今年我们区又有一批新的口袋公园录入到名录中,这样今年有望新增十多位市民园长。”绿化管理科科长杨乾坤告诉记者,上岗前,这些市民园长会接受统一的培训,同时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每年组织一次选拔招募,并在聘任到期前进行年度评估。
■链接
倡导市民共治口袋公园
口袋公园是上海城乡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十四五”期间,上海计划建设口袋公园(街心花园)300座。2023年,全市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园86座,目前全市口袋公园(街心花园)数量达到了476座。
此前,市绿化市容部门出台了《上海市口袋公园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口袋公园管理部门和职责,同时提倡居民参与口袋公园管理。
据市绿化市容部门介绍,目前本市口袋公园建设呈现多个特点,如科学规划布局,提高口袋公园均衡度;主题特色明显,注重植物景观营造;服务功能多元化,提升市民游园体验;全市多部门协作,创新养护管理机制。
接下来,本市将进一步调整口袋公园空间布局,提升口袋公园实用性;进一步聚焦景观和功能,提升市民幸福感;进一步加强多方联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其中,在口袋公园的管理方面,强化属地化管理责任,充分调动居民自治能动性,发挥社区共治力量,积极探索“市民园长制”,确保游园环境更加安全、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