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我们为市民宋老伯家闲置的几千块布料找到了新家,他家的百余卷绒线也在我们的牵线下有了新主人——“巧手编织班”;我们也报道了八旬“手套奶奶”何秀英把亲手编织的1000多件手套、帽子等送给上百位老人的温暖之举。
报道登出后反响强烈,爱心接力仍在继续:
一位九十多岁的阿婆看到我们报道后,冒着严寒,把自己珍藏多年的绒线也送到了“巧手编织班”;编织班拿到宋老伯和其他热心市民捐赠的爱心绒线后,将绒线织成温暖礼物,送到云南乡村;86岁的王承忠老人把家中的十多斤绒线、几十副棒针亲手送到“手套奶奶”所在社区;“手套奶奶”不停歇,“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织下去”……
一团团绒线,织就一件件爱的礼物;点点善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
故事1 市民捐绒线,编织班织成礼物送云南
“这些都是上海阿姨们织的,真漂亮,戴在头上、手上,心里更是暖乎乎的!”新年前夕,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拉市镇南尧村村委会里一片热闹,村里十多位高龄老人拿到了图案花纹各异的绒线帽、手套或是厚袜套。这些都出自上海市杨浦区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巧手编织班”阿姨们之手,而这些温暖礼物的背后也是一场爱心接力——爱心织物的原材料来自宋老伯等热心市民的捐赠。
九旬老人大冷天送来绒线
“希望这些绒线也和旧布一样,找到归宿。”本报报道《家藏几千块布料终于找到新家》后,文中求助者宋老伯进一步表示,家中还整理出不少绒线,希望通过本报找到捐赠渠道。经记者联络、牵线,宋老伯家中的百余卷绒线被送到了杨浦区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巧手编织班”里。
“开始编织前,我们特地清点了一下,大概有百余卷,除少部分因年头长,发脆了,没法使用,绝大部分都可以再利用。”编织班负责人吴煜芳阿姨表示,部分绒线还挺新的,部分上了“岁数”,但保存得还不错,其中一些绒线包装上的品牌,就连他们都没有见过。
“前阵子,我们居委来了几位市民,也是来送绒线的。”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华告诉记者,这些市民都是《上海老年报》的读者,在看到报道后,特地打听到居委会,送来绒线。其中,一位九十多岁的阿婆在女儿陪同下送来自己珍藏多年的绒线,虽然数量并不多,但老人冒着严寒从浦东新区特意赶来,让工作人员十分感动。
绒线织成礼物送到云南乡村
在阿姨们的巧手编织下,这些不同材质、颜色的毛线团“变身”帽子、袜套、绒线衫、绒线马甲等,除了部分参加了社区冬日爱心义卖,大部分成品在新年到来前,送到了远在2800公里之外的云南丽江南尧村。据了解,去年下半年,经四平路街道与丽江市玉龙县友好协商,五家社区与五个乡村的党组织签订了“携手兴乡村”共建结对协议,鞍山一村第三居民区结对的就是其中的南尧村。
每年冬季,“巧手编织班”的十多位阿姨都会赶工,提前备好一批织物,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在天冷前就能收到这些爱心手套、围巾、帽子,有的织物还会参加社区里一年一度的爱心义卖,义卖所得用于爱心捐款和购置新的绒线。
“我们没仔细统计过,但这两年冬天,我们织了100多副手套、100多副袜套、百来顶帽子。”吴煜芳阿姨说,这次也给宋老伯和老伴各织了一顶帽子和一副袜套,以感谢他们的爱心,因为这些绒线通过一场场爱心接力,温暖到了更多的人。
故事2 老伯送来十多斤绒线,“手套奶奶”春节“不停工”
“她这么大的年纪还在织绒线,一直做好事,真的不容易,我很感动!”在看了本报《八旬“手套奶奶”送出千余温暖礼物》报道后,春节前夕,家住长宁区的王承忠老人将老伴留下的十多斤绒线、几十副棒针整理成箱,亲手送到“手套奶奶”何秀英老人所在的社区。看到陆续有好心人送来绒线,春节依然“不停工”的何阿姨很感慨:“感谢你们,我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有你们支持,我会继续做下去!”
老伯写诗点赞“手套奶奶”
在看到本报的报道后,86岁的王承忠老人主动联系本报,表达了捐赠绒线的心愿。“何秀英老人平凡之中见真情,她的做法传递出温暖和正能量,值得称赞。”王老伯告诉记者,他的老伴也是一位绒线编织的爱好者,平时在家织帽子、手套、绒线衫等,时常会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不过,老伴在2022年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之前买的不少绒线和几十副棒针。
经过本报记者联系、沟通,春节前夕,王老伯将老伴留下的绒线、棒针等一一整理,在大女儿、女婿的陪同下,将十多斤绒线送到了“手套奶奶”所在的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叶池社区。心情激动的王老伯还写了一首诗,向“手套奶奶”表达敬意:“手套奶奶何秀英,耄耋老人受人敬。编织手套送温暖,平凡之中见真情。”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织下去”
“老伯送来的绒线大多都很新,看得出保存得很好,我们会送到何阿姨家中去,真的很感谢这位老伯。”叶池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程燕霞说,最近,包括王老伯在内,陆续有多位好心老人送来绒线,他们都是看到何阿姨的报道后,冒着严寒特地赶来,从浦东新区、虹口区、长宁区、黄浦区、嘉定区赶来的都有。
得知好心人送来绒线,何秀英阿姨很高兴:“谢谢大家送绒线来,我心里也很温暖。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织下去的。”
如今正值春节,何阿姨也没停歇,在照顾好老伴之余,她都会拿起手中的棒针和绒线“飞针走线”。
“手套奶奶”在近八年时间里,向身边的老人、孩子送出了亲手编织的1000多件手套、帽子等。社区里陆续有志愿者加入进来,参与绒线编织和慰问老人行动,将爱心传递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