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将至,虹桥火车站的候车大厅每日人头攒动。距离农历新年仅有几天了,风尘仆仆的人们从各处汇聚在这里,踏上回家之路。
这一年,大家过得好吗?新的一年,对自己又有什么期许?耳边是车站不间断的提醒广播,身旁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本报记者来到异乡人中间,想听听他们的故事。
Stacy 28岁 外企财务 目的地:江西南昌
在上海工作已经5年了,因为想早点回家过年,最近加了几次班,还是有点累。下班就过来候车了,已经等了很久,终于快检票了。这一年,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觉得自己收获很多。怎么说呢,就是人家说的“见贤思齐”,遇到厉害的人,就想自己也努力努力,多学点东西。还有就是觉得现在的大环境下,自己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比较稳定,挺珍惜的。在上海的这几年,都是自己独自面对一切,觉得每年都在成长,这种感觉很好。希望新的一年,掌握好自己。
田文庆 24岁 奶茶店长 目的地:安徽亳州
我在上海经营一家“蜜雪冰城”奶茶店,现在和弟弟一起回老家。我的家乡在安徽亳州,是“中华药都”,在全世界都是很出名的!2023年是我来到上海打工的第三年。这一年,我的生活总体比上一年情况好,去年虽然经营很艰难,但在往好的方向走。现在冬天,店里的员工只有四五个,到了夏天,奶茶的需求量大、销量大的时候,店里会有七八个帮手。和同事们一起干活,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也很充实。我弟弟今年16岁,还在上学,寒暑假会从老家到上海,来我店里帮忙。新的一年,我希望店里的收益更好,生活一切顺利,平平淡淡才是真。
老刘 50岁 建筑工人 目的地:安徽淮北
我将乘坐晚上8点30分的火车,工友们前几天就走了,我因为还有些活儿没干完,变成最后一个回去的了。来上海前在杭州的工地也干过,在上海的话,在桃浦和临港的工地都干过。这几年我们工人的工资比以前稍微多了一点点,但挺累的。不过打工嘛,哪有不累的,就希望多赚点钱。去年觉得自己做得还可以,过年后还是要回上海的,新的一年嘛,也想不出什么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多赚点钱吧!(大笑)
袁奕雯 41岁 正高级工程师 目的地:安徽合肥
今天是出差,也是回家。去年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得到了我们总局(编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青年拔尖人才的项目,也通过了特种设备高级检验师的考试,这个高检师资质是前天刚刚通知的,全国只有85人通过,所以我很开心。新的一年,希望家人都平平安安的,希望上海也平平安安的,让我少去几次现场,不要太忙,毕竟我们搞事故调查的人不能太忙,太忙就是出大事了(大笑)。另外,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进一步,向着“领军人才”努力。
金小菡 30岁 普拉提教练 目的地:连云港
刚带着孩子从香港玩好回来,现在回江苏连云港的家。和朋友合伙开了个普拉提工作室,说实话去年并没有赚到钱,但过得挺充实的,因为一直在提升自己。参加了一些健身行业的培训,学习了很多新东西。新的一年,希望全家人都身体健康吧!我会加油的。
苗挺 50岁 建筑公司安全监理 目的地:徐州睢宁
我跑错火车站了,所以没办法只能改签,要等到半夜才能走,而且还要转车。在上海工作十几年了,一直干建筑这一行。这两年,公司情况不太好,不过我们没有减薪,还算稳定。两个孩子,大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女儿还在读高三,我常年在上海工作,孩子都是老婆管得多,没办法,都是为了这个家嘛。(为什么不在老家的建筑公司做?)因为那边的公司不太正规,还是上海的公司正规,所以就做到现在。新年希望家庭越来越幸福,希望孩子们学业更上一层楼。
徐小雨 20来岁 灯具厂工人 目的地:贵州
我是上海华荣集团灯具工厂的一名工人,工作内容就是拧螺丝。这位是张秀林(坐在小徐旁的姑娘),她是和我同一个厂房、同一个车间、同一条流水线的姐姐。她比我来工厂要稍早一些,今年正好满了三年。公司和大部分工人都是签为期三年的合同,不过工作还是比较稳定,基本不会有不续签的情况。我感觉2023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公司的订单量没往年多了,幸运的是工资没少。这一年,生活还是挺辛苦的。新的一年,我的愿望就是工资多一点,干活轻松一点。
周莹莹 30来岁 电子厂工人 目的地:安徽蚌埠
我来上海打工已经八年了,今年是在电子厂工作的第五年。我们公司是一家外企,对于干满四年的工人,工厂会与我们签“转正”合同。2023年初,我终于“转正”了,工作有了更多保障,感觉自己的生活安定了。来上海这八年,我老公一直和我一起,他也在一家工厂里,婆婆在老家帮我们带孩子。
2023年,真的挺感慨的。孩子幼升小,家里的老人管不住,10月份,我们决定,我一个人留在上海打工,老公回老家找工作并带孩子。
我刚到工厂的那几年,加班是常事。有的时候,每天要工作十二到十三小时,工资都是靠加班加出来的。去年公司效益不是很好,加班自然少了,工资相应也低了些,但我能够“转正”留下来还是很幸运。
虽然工作辛苦,但平时也有娱乐。我特别喜欢唱歌,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卡拉OK大赛,今年我通过初赛和复赛的比拼进入了前三名,最终夺得冠军!拿到的冠军奖品是一个金话筒,原以为奖品就只有这个。令人没想到的是,在今天上午,公司行政人员告诉我,他们觉得今年的奖品不够诚意,所以又补了一个索尼的头戴式耳机。自己也不需要耳机,立马就挂到“闲鱼”上卖,买家下午就直接来取货。能把耳机换成现金,还是挺不错的。至于金话筒,自然是要留着当作纪念。新的一年,希望能好好工作,好好唱歌,家人一切平安,孩子学习进步。
■采访手记
熙熙攘攘的虹桥火车站是这个时间节点,上海最拥挤的场所之一。它犹如一个神奇的容器,在如此浓缩的时间里容纳了如此多的从四面八方来此“等待”的人们。一切喜怒哀乐,即将伴随着列车的启动抛诸脑后,新春就要来了。
遇到老刘的时候,这位发量很多,笑容腼腆的中年汉子正在看着远处显示屏上的信息,身边放着一个特大号旅行袋,这大约是他在上海的“全部家当”。50岁的他,与不少城市中的同龄人相比多了不少皱纹。明白记者的来意后,他很愉快地聊了几句。老刘说,他在工地做工,什么活儿都能干,挺辛苦的,但每句话结尾都会说“哪有不辛苦的”,相比较如今在年轻人中盛行的“躺平”哲学,老刘说的是“总是要干活的”“总不能不干活”。他的愿望很朴实,就是希望多赚点钱,让自己和家人生活过得好些。
Stacy是个很活泼的姑娘,自报英文名后,她对素昧平生的记者说“不过我朋友们老叫我‘史呆希’”,说完就笑了起来,弯弯的眉眼在口罩后灵动可爱。她说这一年遇到很多很厉害的人,对自己帮助很大,希望能向他们靠拢,让自己更“厉害”一点。说到“见贤思齐”的时候,可能自己都震惊到用了这个“高级”的成语,她又爽朗地笑了起来。其实,希望能“掌握好自己”的人,本来就很厉害。
田文庆脸上的疤痕和周莹莹的白发是他们在上海奋斗的见证。徐小雨被问及工作时,害羞地说是“拧螺丝的”,说完就抿着嘴笑了。她说不出口,可能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记录,但是在张秀林说“上海人都听说过华荣”的时候又显得那么有面子。周莹莹说起唱歌的事情眉飞色舞,记者说你这么喜欢唱歌,应该用个好耳机啊!她却笑着说,我用不上这么好的……
候车大厅的二楼,不少人拿着手机在拍一楼乌压压的大全景,还有几个人在开直播,只听见一个主播絮絮叨叨地在说“宝宝们,看看这个场面,想想这种拥挤”……而隔壁,一个阿姨一边讲电话一边疾走,很大声:“就快回来了,你有没有听奶奶的话,你……”也许,这是位急切地回家要见小宝贝的外婆。
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形形色色的寻常事,汇聚在一起,等待着回家的钟点。这是普通人农历年底最朴素的愿望,也是来年开启新生活最大的底气。每一个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的普通人都值得被尊重、值得被看见、值得被善待。回家,吃顿团圆饭,然后,我们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