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跟在公交车、货车等大型车辆后面,视线被大车挡住了,误闯红灯,莫名其妙吃到罚单。这样的经历你有过吗?
为保障后方车辆的行车安全,日前,上海首批自带“红绿灯”的公交车在嘉定投入使用。除了“红绿灯”,这批新款智能化的公交车还在车内配备了“司机屏”和“乘客屏”,可提供实时服务。
车尾“红绿灯”与路口交通灯同频 不需要公交车司机任何操作
在嘉定的马路上行驶着这样一批公交车,远看与普通公交车辆没什么区别,可在靠近路口红绿灯时便可发现它们大有不同。记者注意到,当公交车正常行驶时,后挡风玻璃还只是一块普通的玻璃;当公交车靠近路口红绿灯时,后挡风玻璃的下半部分就变成一块“尾屏”,屏幕左侧显示“网联公交”,右侧则显示带有倒计时读秒功能的红绿灯,该红绿灯与路口的交通信号实时同步;不仅如此,在公交车转弯时,尾屏还会从“红绿灯”跳转为“限速标志”,以提醒后车。
“有时跟在大车后面,视线被挡住了,前面已经黄灯了都不知道,一不小心就会闯红灯。现在这个功能很好。”市民方先生认为,该功能对日常开车出行的驾驶员很有帮助。嘉定102路驾驶员表示,公交车行驶到距离路口两三百米时,就能收到红绿灯的实时信息,不需要驾驶员进行任何操作,尾屏就会自动显现与前方路口同频的红绿灯。
司机屏:减少“鬼探头”风险 乘客屏:乘客专属导航图
事实上,此次投入使用的公交车除了自带“红绿灯”外,还装配有其他智能设备。在驾驶室一侧,一块“司机屏”专为公交车驾驶员提供服务。当驾驶员的视线被其他车辆遮挡,可以通过这块电子屏来了解前方红绿灯信息,还可以有效减少“鬼探头”“盲区”等驾驶风险。
另一块是安装在车厢内的“乘客屏”,能实时显示车辆行驶路线走向、站点位置分布、到站估时、换乘等信息。记者注意到,公交车行驶过程中,乘客屏会随着公交车路线走向的变化显示不同路段周边的重要地标建筑等信息,更像是给乘客设置的“专属导航图”。不仅如此,在靠近路口交通信号灯时,“乘客屏”上也会同步显示红绿灯,“这个屏幕功能蛮多的,我们坐在车里,除了能看到站点信息,还可以看到外面的红绿灯,蛮智能的。”乘客顾阿姨表示。
“红绿灯”偶尔会失灵?因车辆行驶超出智慧化改造路口
据了解,这批公交车涉及20条线路,共162辆,都在嘉定区域内运营,属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项目——C-V2X网联公交车辆规范化示范应用。C-V2X是首个面向社会群众直接提供网联信息服务的项目,通过新增司机屏、乘客屏、尾屏三块智慧屏幕,对嘉定区的162辆公交车进行网联化设备升级。
相较于传统公交车,网联公交具备超视距感知和全方位安全预警的能力,赋能公交车信息化运营管理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交安全性和乘客体验。
不过,也有市民发现,偶尔会看到车尾屏没有任何显示。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尾屏的“红绿灯”是由路测设备发出信息来支撑公交车接收后显示的,偶尔看不到车尾屏的信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公交车的运行范围超出了智慧化改造的路口。也就是说,当公交车驶过没有进行智慧化改造的路口时,车尾屏幕便无法同步红绿灯。
据了解,目前符合条件的路口都在区域内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上。另外,信号传输距离过远或传输过程中有过于茂盛的树木等遮挡物,也可能影响最终效果。据悉,进行过智慧化改造的路口主要在安亭,包括博园路和墨玉路路口等几个大型十字路口。此次“上线”的20条公交线路,是经过智慧路口较多的线路,但目前还没有公交线路可以全程同步红绿灯。
>>>更多“聪明”的设施
智慧高速公路
其实,申城还有很多“聪明”的道路和停车场,这些以科技赋能的城市公共交通,让更多人享受更好的公共出行服务。2023年,上海首条“新一代智慧公路”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点工程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全长83.512公里,全线路侧布设毫米波、激光雷达、边缘装备等多种新型基础设施,可实时监测全路域范围内“人-车-路-环-物-事”全要素对象的运行状态,有交通异常情况可“秒发现”。
智慧路口
在嘉定区裕民南路洪德路路口,道路上方的综合杆搭载了多套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分摄像头、雷达、信号发射三大类,承担着数据采集、接收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为车辆的行驶提供超视距感知,能够支持智慧交通和无人驾驶场景的建设。
智慧“深坑车库”
位于静安区大宁街道的“深坑车库”是上海首个垂直掘进(盾构)地下智慧车库项目,该项目采用装配式竖井垂直掘进技术,建设两座地下19层、共304个车位的智慧地下停车库,利用托盘式搬运和自动存取车技术,单车平均存取时间仅90秒。是集设备、操作、监控、维保、管理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