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减负,探索细化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制度,2023年,市民政局聚焦群众关切,回应基层需求,积极推进各项为民举措落地见效。
办成一件事,现在要跑动多少次?去年,市民政局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打造高质量政务服务,推出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公民身故“一件事”殡仪服务、公民婚育“一件事”。其中,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以社会组织成立登记为中枢,将登记后的刻制印章、开通银行账户、办理社保税务登记等8个事项系统集成,办事环节由9个减少至3个,申请表由9份减少至1份,大幅减少了申请人的办理时间、跑动次数。同时,优化公民身故“一件事”,增加线上殡仪服务功能。市民群众可以充分了解殡仪服务内容、殡仪用品及合规殡仪中介等信息,并可线上预约一站式办事服务,办理丧事更方便、透明。此外,还积极推动公民婚育“一件事”顺利落地,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公民婚育“一件事”主题窗口,解决了市民办理结婚证、户口变更、生育登记等相关事项“环节多、流程繁、多地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据悉,为了从源头上进一步为居村减负,去年,本市民政部门牵头起草形成了《上海市居村组织事务准入管理办法》《上海市居村组织依法履职清单》《上海市居村委会协助事项清单》(简称“一办法两清单”)。“一办法两清单”出台后,民政部门对接各市级部门,对相关市级文件涉居村事务进行审核把关。同时,指导推动各区建立健全区居村减负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共同为居村减负。
据了解,市民政局还于去年率先探索细化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制度。去年7月,市民政局与市高院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对民政部门如何介入涉遗产管理人之诉作出规定,同时对指定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的举证责任、担任遗产管理人的民政部门层级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为各区法院的审判实践提供了指导。9月,市民政局印发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的内部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了各区民政局应对遗产管理人之诉、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等。